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纳米复合磷酸盐生态防锈颜料的制备与应用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本作品首次采用聚合-超声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含有AlH2P3O10、Zn3(PO4)2和Zn2B6O11的纳米复合磷酸盐生态防锈颜料,使其在防锈过程中产生耦合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防腐涂料的性能,耐盐水性能由现在的72 h提高到了192 h; 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化学辅助技术,使产品粒度由几~十几个微米减小到100 纳米以下,极大的提高了防锈颜料与树脂基料的相容性和分散性,明显提高...(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7000亿美元,约为地震、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损失总和的6倍。在我国,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约为9000亿元,因此,金属防腐尤为重要。而在防腐涂层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防锈颜料,尤其对于新兴起的水性防腐涂料尤为如此。 长期以来,涂料工业使用的含铅、铬(Ⅵ)等有毒重金属的防锈颜料虽然具有优异的防锈性能...(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9000亿元,约为地震、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损失总和的6倍。因此金属材料的防腐显得至关重要,而在防腐涂层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防锈颜料,对于新兴起的水性防腐涂料尤为如此。长期以来,涂料工业使用的含铅、铬(Ⅵ)等有毒重金属防锈颜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给生命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无毒或低毒的磷酸盐系防锈颜料在性能上又存在着某些缺陷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1. 采用聚合-超声化学沉淀法将三聚磷酸二氢铝、磷酸锌和硼酸锌进行复合,使其在防锈过程中产生耦合协同作用,解决了单一磷酸盐防锈颜料的不足(比如磷酸锌不能克服所谓的“闪锈”问题;三聚磷酸铝由于酸性、水溶解度等原因并不适合直接作为防锈颜料使用,须加以改性;硼酸锌后期防锈性能不是很好)。该复合颜料的耐盐雾性能由单一颜料的72 h增加到196 h。 2.传统三聚磷酸铝在制备过程中剩余的1...(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 题目:纳米生态复合磷酸盐防锈颜料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200910074071.5 申请日:2009年4月3日 申请人:XX大学 完成人:参赛学生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技术转让或联合办厂均可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产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本发明产品为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白色防锈颜料,因其复合型的防锈机理,故本产品防锈效果极佳,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无污染。本产品可适用于醇酸、环氧等各种树脂基料的水性和溶剂型防腐涂料的制备。在建筑材料,造船造车,钢铁设备等领域可广泛应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可达到9000亿元,提升各种防腐涂料的质量和数量刻不容缓,优质防锈颜料市场广阔,而本产品防锈效果好...(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956年英国学者Coslett T W.以防止钢铁生锈为目的,发明了以磷酸盐作为防锈剂的处理办法。1959年英国Harrison J B.等首次对磷酸锌防锈颜料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1972年日本以公害问题为契机开始使用聚磷酸铝系列无毒防锈颜料来替代含铬、铅的铬酸盐和铅丹等有毒颜料。我国从1982年以后,先后有河北大学丁士文教授,汕头大学张启昆教授,广西化工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进行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