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用多功能组合式空气净化器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本产品将生物质净化与纳米光催化净化技术以及多种净化技术组合联用,可针对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下不同污染状况和处理要求选用相应的净化单元模块,净化效果好,能满足文物安全保护、保存的要求,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 详细介绍:
- 产品采用光催化净化单元作为第一单元,纳米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激发产生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氢氧自由基,能够快速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具有杀菌消毒功能。化学吸收单元可以进一步净化被污染空气中对文物产生威胁的有毒有害成分;生物质净化单元能有效地强化净化效果,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净化效果好,还具有调湿抗菌的功能;净化臭氧单元吸收分解臭氧;出口处的过滤净化单元可有效地吸附细微颗粒。 展柜中...(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创新点: 1、本净化器基于生物质—光催化集成净化技术,可以耦合净化复杂体系下多种污染物,以此种耦合技术开发适用于博物馆微环境的微动力的小型设备。 2、多种方式自由组合,针对性强。 3、充分利用了生物质活性表面的吸附能力和化学净化的特性净化低浓度博物馆污染气体,尤其是针对文物保存和“展柜”微环境的应用。 技术关键: 1、如何筛选高效的生物质,如何制备出实用的高效的光催化剂以及如何制...(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建立能够适用于不同微环境以及不同保存要求的空气净化装置是适合我国各类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的,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而国内博物馆目前尚未有这类空气净化装置。本装置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本净化器利用各种技术的优点,集成了光催化—生物质净化技术,适用于博物馆微环境的净化复合污染气体,操作简便。 2、将装置中不同的空气净化单元设计成可选择、可更换的结构形式后,可针对博物馆不同的文物保存微环境...(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华东理工大学第八届“奋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参加2009年上海市科技节现场展示。
作品所处阶段
-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录像展示;样品展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技术特点和优势: 1、多种方式自由组合,针对性强。 2、使用寿命长,再生容易。 3、生物质净化充分利用我国生物质能源,变废为宝,节省成本。 4、体积小巧,并在底部安装万向轮子,移动方便。 5、静音、无噪声。 适用范围: 可用于各博物馆展柜、展厅、贮藏室等,具有广阔开发应用潜力。 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本装置的成本低。装置中填料总共只需要50元左右,可以保证连续使用1年。装置的...(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外博物馆发展了基于HVAC(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文物保护措施,一方面满足恒温恒湿的要求,另一方面将过滤材料纳入空气调节系统,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如Purial和Camfil公司都是如此。他们的过滤材料多采用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材料,如蜂窝状活性炭、球状活性炭、新型活性炭、分子筛、沸石、多孔粘土矿石、活性氧化铝和硅胶等。这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及空气净化过滤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