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芦苇纤维板的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我国每年生产芦苇200多万吨,约占其世界总产量的6%,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苏、河北、辽宁、黑龙江和新疆等省区,而且正在不断增加中。到目前为止芦苇主要是用来造纸或者让其自生自灭甚至烧掉,芦苇的利用价值没得到最大的体现,污染了环境,影响生态环境。芦苇每年刈割一次有助于其生长,若荒置不伐,芦苇湿地将会逐渐退化,使湿地生态系统失衡。如果将芦苇用来生产纤维板,不但可以扩大芦苇的应...(查看更多)
详细介绍: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人口和经济的压力下,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地区开始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工程。以芦...(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芦苇纤维板的研究
  • 芦苇纤维板的研究
  • 芦苇纤维板的研究
  • 芦苇纤维板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芦苇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净化污水中和保护湖区水质起重要作用。芦苇每年刈割一次有助于其生长,若荒置不伐,芦苇湿地将会逐渐退化,使湿地生态系统失衡。到目前为止芦苇主要是用来造纸或者让其自生自灭甚至烧掉,芦苇的利用价值没得到最大的体现,污染了环境,影响生态环境。若将芦苇用来生产纤维板,不但可以扩大芦苇的应用范围,还可以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局面,在增...(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芦苇原料表面含矿化层,使其材料的润湿性降低,因此脲醛树脂不能够较好地发挥胶合作用,以往研究主要采用异氰酸酯或对芦苇表面进行化学处理,来研制纤维板或刨花板,这种生产方法使生产成本提高、工艺复杂。本作品研究的特点是将芦苇表面的矿化层热解,在外力的作用下使SiO2等矿化物均匀分布于芦苇纤维表面,将分散后的矿化物作为防水剂,保证了纤维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次矿化物的均匀...(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专利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芦苇属多年生植物,砍伐后来年长势更好,因此产量高,可以满足工厂大批量的需求。秆状芦苇经分离后纤维得率高、形态好,能生产各种厚度和密度的芦苇纤维板,其产品性能稳定,强度高变异性小、尺寸稳定性好。用脲醛树脂等胶粘剂生产的芦苇纤维板的性能能与木材生产的纤维板媲美。 我国每年大约生产芦苇200多万吨,且生产量不断增加,为纤维板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芦苇原料的成本较低,一般到厂价约300...(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我国对芦苇人造板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林产工业研究所的韩广萍等人(1995)研究了原料破碎程度、板密度和施胶量对芦苇刨花板性能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的濮安彬等人(1995)分析了以芦苇为单一原料制造符合标准要求的刨花板的困难所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李凯夫等(1995)研究了芦苇-麻屑刨花板的研制;之后濮安彬等人(1997)又研究了异氰酸酯胶芦苇刨花板的性能;1998年韩广萍在...(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