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大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
小类:
哲学
简介:
ERP是指与一定心理活动(事件)相关联的脑电位变化,它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能对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分段记录和分析。P300是脑电波中晚成分的第三个正波P3。 本研究拟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从大脑的神经生理活动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个性的特征,说明人的不同个性特点与其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从而为各项人格因素提供神经生理学依据。
详细介绍:
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行为模式可通过观察、比较、统计分析来研究,而其内在的动力组织研究起来就较为复杂,一是因为动力组织实际上涉及到认知、情感、思维等多种心理活动,二是这些活动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难以进行直接的观测。 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认知神经科学着眼于对心理活动的脑机制进行直接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最早是应用脑电图(EEG)来进行,如对大脑两半球情绪管理的不对称性研究等。随后发展起来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技术则可能成为研究人格内在机制的较为理想方法之一。ERP是指与一定心理活动(事件)相关联的脑电位变化,它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能对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分段记录和分析。而且,随着头皮记录电极设备(如电极帽)的不断改进,它的空间分辨率也大为提高。P300是脑电波中晚成分的第三个正波P3,由于当初发现的P3是在300ms左右出现的正波,故称之为P300。 本研究拟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从大脑的神经生理活动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个性的特征,说明人的不同个性特点与其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从而为各项人格因素提供神经生理学依据。

作品图片

  • 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大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
  • 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大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
  • 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大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
  • 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大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
  • 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大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拟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从大脑的神经生理活动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个性的特征,从而说明人的不同个性特点与其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研究采用听觉刺激的经典实验范式,以收集受试者对具有特定信息意义的刺激信号认知加工时产生的脑诱发电位,并运用科学的统计学方法考察大学生EPQ测查的结果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从而为各项人格因素提供神经生理学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是研究心理机能的神经机制的一种简单易行且无创的方法。目前,有关P300,国内外多用于人的认知领域的研究,而对其在个性特点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见。对大学生人格的测量我们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这一人格模型是建立在人格结构的表现型与潜在遗传性一致性的理论基础上的,这与TCI及其它人格问卷有所不同。本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从而令实验结果更有普遍性,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事件相关电位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客观有效的方法,是判断大脑高级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本文旨在通过对P300波振幅、潜伏期与EPQ各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从认知科学角度验证行为实验的可靠性,为实验结果提供神经生理学指标,从而在真正意义从心理的大脑机制研究心理现象的外在行为表现,为心理行为特征寻找神经生理学依据。

作品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EPQ三个人格维度与P300电位的关系,探索人格形成的脑机制,论证利用事件相关电位进行人格测评的可能性。方法:在山西师范大学随机挑选30名大学生被试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采用oddball研究范式诱发P300。实验通过耳机随机呈现靶刺激和非靶刺激,靶刺激共呈现80次,非靶刺激共呈现320次。刺激呈现时间0.8s,间隔时间1.2s。要求被试双耳听到靶刺激时按反应键,而听到非靶刺激不按键。实验过程中用脑电仪器对被试的大脑皮层电位进行实时记录。结果:在Pz点,P3波幅与内外倾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P3潜伏期与内外倾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与精神质维度呈负相关。在Cz点,P3波幅与内外倾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与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P3潜伏期与内外倾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维度呈负相关;与精神质维度呈负相关。在Fz点,P3波幅与内外倾维度呈正相关,与神经质维度呈负相关,与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P3潜伏期与内外倾维度呈负相关,与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与精神质维度呈负相关。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罗跃嘉,魏景汉.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梁福成、董军、王欣. 大学生不同个性特点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3、孙丽.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丁妮.高低神经质个体对情绪刺激反应的ERP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5、Eysenck H J.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Brocke B,Tasche K G,Beauducel A.Bio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extraversion: differential effort reactivity and the differential P300 effec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实验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于不同性别大学生大脑主要位点上的P3波幅和潜伏期的研究,国内梁福成、董军等人的结论认为:男生P3的波幅均高于女生,女生P3的潜伏期均短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 关于EPQ各维度与大脑主要位点上P3波幅和潜伏期的研究,理论上认为:内向者对简单视听刺激的敏感性高于外向者,对刺激的分析也比外向者更周密,所以用视听刺激诱导P3的假设是:内向者P3潜伏期短于外向者。已有实验证实内向者被试在单调的信号检测作业中有更好的成绩,而且持续性注意似乎与高唤醒水平有关,所以,内向者应该显示比外向者更高P3振幅。Doucet和Stelmack运用听觉刺激和选择反应任务诱导P3,结果显示:只有在刺激和反应冲突的情况下,外向者的P3潜伏期才长于内向者。Eysenck认为外向性的生理基础是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它调节着皮质唤醒和抑制,内向者皮质唤醒水平高于外向者。Brocke等人的结果支持了这个假设:内向者P3波幅高于外向者。但是,Brocke通过变化刺激复杂性难度来提高外向者的皮质唤醒水平,结果外向者表现出来比内向者高的P3振幅。Stenberg在报告中将早期ERP外向者整个P3振幅均高于内向者的原因归结于外向性的刺激特质冲动性。 Gray的理论模型认为外向者属于高冲动低焦虑类型,内向者属于低冲动高焦虑类型,高神经质者属于高冲动高焦虑类型,低神经质者属于低冲动低焦虑类型。Pritchard发现内外向与P3无关,但男性神经质与P3潜伏期成负相关。Bartussek等人对Gray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后发现:在P3成分上,神经质与电极位置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情绪稳定的个体有正常的P3头皮分布,其顶叶的P3波幅最大;神经质得分极高的个体的P3波头皮分布单一,其所有电极的P3波幅基本相同。De Pascalis 等采用Go-NoGo 范式验证过这个模型并得出结论:焦虑和冲动、正性和负性情绪能引起P3波形的变化。Pascails等人结合艾森克、Gray和Zuckerman的理论对多种人格特质与情绪、ERP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发现:神经质与一般焦虑因素呈正相关,但与P3峰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ritchard发现内外向与P3无关,但男性神经质与P3潜伏期成负相关。还有研究显示,精神质维度与各点上的P3波幅均呈正相关。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