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就业倾向与认知的调查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文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倾向性与大学生认知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从全新角度进行客观、实际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分析与讨论,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倾向现状,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理念提供现实指导参考。为大学生就业与认知观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培养大学生专业思想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详细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广阔的市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普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开始大批进入人才交流市场。但由于社会环境、用人单位、各个院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颁布了一系列政策。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007年教育部、人事部六项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80%的学生毕业时要获得双证;启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与认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倾向性与大学生认知的调查研究,旨在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客观的提出相关建议,为大学生就业与认知观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进行大学生就业倾向的调查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倾向的认知观,从全新的角度进行客观、实际的调查。为当前指导大学生就业理念提供现实参考。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数据依据,并为培养大学生专业思想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07—2010届在校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倾向与认知的调查,从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及自身情况,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究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0.3. [2] 施炜,张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辨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5). [3] 田先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转换大学生就业价值观[J].理论研究. [4] 张英杰,刘启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4(17). [5] 李志,张慧.高校大学生择业标准调查及就业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6] 樊丽丽.大学生就业问题困境分析与建议[J].大学生就业专题. [7] 王莹.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浅析[J].生产力研究.2009(16). [8] 曾晓燕,程琳.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4). [9] 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11).

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随机抽取样本,运用SPSS13.0软件和EXCEL 2003进行原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检验、交叉比较、均数比较。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论述。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倾向与认知的相关研究成果,仅2篇,关于就业倾向与认知的相关研究共有7篇: 其中:程秀华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中提出:大学生就业,存在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社会、用人单位、高校与大学生本人,造成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四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柯羽在《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道德困境与破解策略》中提出: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健全道德评价和监督机制;用人单位要完善聘用制度,建立就业考核的道德素质标准化机制;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科学制定道德评价体系;大学生自身必须注重修身立德,提升就业竞争力。 国外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俄罗斯的大学采用“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而美国和日本正向“通才”教育培养模式发展,日本的课程设置虽表现出数量多、门类广,但基本上局限在本专业的范畴之内;而美国的课程设置常涉及到与专业无关的其它学科领域;英国则表明为特别重视几门基础课程,同时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紧密相连。 当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其关涉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1999年—2009年,是我国各大高校扩招学生的十年。在这十年期间,从全国各个高校毕业了大量学生,这些毕业生的涌入,给人才市场造成了十分“拥挤”状况,大学生就业开始紧张起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更让大学生就业前景“雪上加霜”。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