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行动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体验式教学是新课改中大力提倡的新型教学方式,尤其将其运用到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效果更佳,如果能真正的运用好体验式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我在半年的实习支教过程中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行动研究,发现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仔细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 详细介绍:
- 体验式教学一直是新课改中大力提倡的新型教学方式,尤其将其运用到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效果更佳。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大多是“知而不信,信而不行”,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的实用性。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重在体验、感悟、探索、成长,如果能真正的运用好体验式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对学生的知识、品德及社会实践的培养将大有帮助。我在半年的...(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思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对在校思想品德教师及学生的调查,了解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及取得的成效及其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具体的解决方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本文根据自己半年的实习支教过程,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全面深入的体现出目前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状况。 先进性:本文通过研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运用状况,可以更好的研究体验式教学,增强其运用的实效性。 独特之处: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是进行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本文的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将体验式教学放在一种教育生态的环境下进行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深入研究剖析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知识及其运用,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热情,使体验式教学普及到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 2.研究体验式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助于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能力。 3.通过分析解决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通过改进可以真正提高体验式教学的实效性。
作品摘要
-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符合新课改方向的教学方式,我在半年的实习支教过程中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行动研究,发现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与学生的关系上都有所转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管理者对体验式教学态度有所改变。取得这些成效的原因是:体验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进步;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有着...(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的部分内容作为独立的调查报告曾获得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2009-2010年第二年度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等奖。
参考文献
- [1] 刘兴春. 新课程背景下体验式教学初探[A]. 江苏省教育学会.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 江苏: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 [2] 沈国华. 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3] 马秋荣. 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4] 徐英. 基于“体验...(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行动研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一)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的论述: 1.实施体验式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郭佳,李光霞的《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式教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05)中讲到实施体验式教学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着很大的改变:1.知识的视角:语言知识到语言技能2.获得知识的来源:一源到多源3.学生角色:被动到主动4.学习过程:显性到隐性5.学习方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