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碳包覆Sn纳米颗粒的储锂能性能研究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本项目采用自动控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制备碳包覆Sn纳米颗粒,做为Li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并测试了此纳米材料的储锂性能。
详细介绍:
本项目制备了碳包覆Sn纳米颗粒,并以之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制备出的纳米颗粒以Sn为基体,表面包覆了一层C,呈杆状,粒度在20-300 nm之间。以此纳米颗粒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测试其电循环性能。初始电容量为437 mAh/g(如果首次放电开路电压达到正常水平,初始电容量应该更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循环性能趋于稳定,最终稳定在10 mAh/g左右。对比循环前后电极的XRD图谱,样品中不可逆含Li相的形成是导致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相比于C的理论储锂能力(375 mAh/g)来说,此新型负极材料的初始储锂能力要强,但是循环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我们希望采用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方法(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综合应用纳米化和复合合金体系的方法,寻求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途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使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碳包覆纳米结构; 2、尝试使用碳包覆纳米Sn结构作为Li离子负极,并测试其性能; 3、综合应用纳米化和复合合金体系的方法,以克服金属基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大的缺点。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改善电池的储电能力。

学术论文摘要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碳包覆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