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柯萨奇病毒B组3型感染胰岛细胞的体外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实验通过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尼克酰胺和β-巯基乙醇进行胰岛细胞诱导并鉴定。用CVB3感染胰岛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胰岛细胞内的CVB3特异性片段,证实了CVB3直接损伤胰岛细胞的可能性
详细介绍:
目的:观察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的感染情况,初步探讨CVB3损伤胰岛细胞的机制。 基本思路: CVB3与糖尿病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关于CVB3如何损伤胰岛细胞,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VB3的免疫损伤机制,有关CVB3直接损伤胰岛细胞的报道很少。本实验通过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胰岛细胞,将CVB3感染胰岛细胞并检...(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柯萨奇病毒B组3型感染胰岛细胞的体外研究
  • 柯萨奇病毒B组3型感染胰岛细胞的体外研究
  • 柯萨奇病毒B组3型感染胰岛细胞的体外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观察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的感染情况,初步探讨CVB3损伤胰岛细胞的机制。基本思路: CVB3与糖尿病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VB3的免疫损伤机制,有关CVB3直接损伤胰岛细胞的报道很少。本实验通过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胰岛细胞,将CVB3感染胰岛细胞并检测细胞中有无CVB3的特异性片段来研究CVB3是否能够直接感染并且损伤胰岛细胞。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尼克酰胺和β-巯基乙醇进行胰岛细胞诱导并鉴定。用CVB3感染胰岛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胰岛细胞内的CVB3特异性片段。先进性:本实验证实了CVB3直接损伤胰岛细胞的可能性。独特之处:1)本实验利用体外环境研究,很好的避免了免疫因素的影响。2)本实验采用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避免了细胞来源困难的问题,降低了实验成本。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胰岛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的胰岛细胞有可能被病毒感染而导致移植术的失败。本实验研究发现,CVB3可以直接感染并破坏胰岛细胞,这可能是导致胰岛细胞移植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实验为胰岛移植手术前CVB3的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病人预后的改善作出了一定贡献。2)本实验证实了除免疫损伤以外的CVB3导致1型糖尿病的另一种发病机制。

学术论文摘要

摘要 目的:观察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的感染情况,初步探讨CVB3损伤胰岛细胞的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尼克酰胺和β-巯基乙醇进行胰岛细胞诱导并鉴定。用CVB3感染胰岛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1.综述《通过基因转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胰岛样细胞的进展》已被核心期刊《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接收并将于2011年4月发表。 2.综述《柯萨奇病毒与1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研究进展》已被期刊《国际儿科学杂志》接收并将于2011年6月发表。

鉴定结果

本实验利用体外环境研究柯萨奇病毒损伤胰岛细胞的致病机制,很好的避免了免疫因素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胰岛细胞的方法,避免了细胞来源困难的问题,并且降低了实验成本。

参考文献

[1]Daneman D.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with diabetes.Pediatr Diabetes,2009,10(2):120-126. [2]Edmond AR,Breay WP,Peter AS,et al.Five-year follow-up after clinical islet transplantation.Dia...(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据国际胰岛移植登记处统计资料显示,自1999年至2007年,全球共有15个国家的64家移植中心开展胰岛细胞移植,但是由于临床总的疗效仍不够理想,故近几年来全球年度移植例数一直徘徊于20~50例之间。除了胰岛移植术的免疫排斥问题外,近年来,人们还注意到胰岛移植时的微生物方面的安全问题,其中病毒感染是移植术后受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成为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该病毒引起人类感染范围...(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