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关系的调查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目的:了解大学生中寻常性痤疮患者七种情志的倾向性和发病前所受七情生活事件影响的特点,旨在为临床预防痤疮提供依据。 方法:参考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000例大学生进行情志特征、发病前七情生活事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痤疮发病与情志的关系。 结论: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特征、七情生活事件的影响有关。控制高涨亢奋的情绪产生,保持平静心理,对预防痤疮的发生有益。
详细介绍: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寻常性痤疮患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倾向性(情志特征)和发病前所受七情生活事件影响的特点,初步探讨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预防痤疮提供依据。 方法: 参考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七情背景量表,七情生活事件量表等调查问卷,对518例诊断为寻常性痤疮的大学生和482例未患痤疮的健康大学生进行情志特征、发病前生活事件问卷调查,运用SPSS17.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痤疮发病与情志的关系。 结果: 1、两组七情背景构成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怒因素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余情志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正性情志因素(喜)和负性情志因素(怒、悲、思.忧、恐,惊)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病例组七情背景构成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百分比依次为:喜>怒>忧>恐>悲>思>惊。不同性别情志背景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七情生活事件整体构成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喜、恐、惊及无七情生活事件刺激组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余情志事件无差别。正性情志生活事件和负性情志生活事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病例组各情志生活事件构成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百分比依次为:喜>无>惊>思>恐>悲>怒>忧。不同性别七情生活事件构成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特征、七情生活事件的影响有关。高涨亢奋的情绪倾向如喜、怒在患者中比例较大,其情志特征构成无性别、正负性情绪倾向上的差异,患寻常性痤疮的大学生受喜、恐、惊生活事件的影响与未患痤疮的健康大学生差异明显,更易受到正性情志事件刺激的影响。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易受七情生活事件的影响。部分患者发病与情志刺激无关。控制高涨亢奋的情绪产生,保持平静心理,对预防痤疮的发生有益。

作品图片

  • 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关系的调查
  • 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关系的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探讨情志与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的关系,为大学生预防痤疮提供信息。 基本思路: 痤疮在现今大学生中发病率比较高,但痤疮发病的原因还并不完全明了, 随着现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大学生的情志越来越不稳定,资料表明目前痤疮发病率有所提高,程度也较以前加重,拟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来了解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的关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情志致病是中医学具有鲜明特色的病因学思想,也是中医学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证据之一。寻常性痤疮是心身疾病,分析情志是否为其病因,有其理论根据。 先进性:目前研究多是从痤疮发病后情志的变化和情志对病情的影响角度研究,对于情志与痤疮发病研究甚少,本研究首次运用中医情志量表对痤疮发病与情志关系进行调查研究。 独特之处:运用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痤疮发病与情志的关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大学生寻常性痤疮患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情绪倾向性和发病前情志特点,明确情志与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的关系,为大学生预防痤疮提供信息。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中寻常性痤疮患者七情的倾向性和发病前所受七情生活事件影响的特点,初步探讨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预防痤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000例大学生进行七情倾向、发病前七情生活事件问卷调查,采用SPSS17.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痤疮发病与情志的关系。结果:高涨亢奋的情绪倾向如喜、怒在患者中比例较大,情绪倾向构成无性别、正负性情绪上的差异。大学生痤疮患者受喜、恐、惊生活事件的影响与未患痤疮的大学生差异明显。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易受七情生活事件的影响。结论: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的倾向及七情生活事件刺激相关。控制高涨亢奋的情绪产生,保持平静心理,对预防痤疮的发生有益。

获奖情况

1、获“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课题立项 2、2011年5月“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3、相关文章已发表在《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532 4、文章《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七情倾向的研究》即将发表于《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年7月第20期 5、文章《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七情生活事件关系的调查》即将发表于《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8月刊

鉴定结果

课题“大学生寻常性痤疮发病与情志关系的调查”,选题新颖,方法先进,设计周密,技术路线清晰,内容真实可靠,为临床预防痤疮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本研究采用中医心理学创始人王米渠教授设计的七情背景问卷和七情生活事件量表作为调查工具。 [1]王米渠,严石林,陈聪等,新加坡成都乐山门诊七情背景及事件的比较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4 [2]陈聪,刘明,王米渠等,孕妇七情背景及七情背景生活事件的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3):277—279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外学者多认为痤疮不仅是皮肤病,更是一种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1]。 一、痤疮对心理的影响。蔡丽娇等[2]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4例门诊美容科的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发现女性痤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实施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也有作者[3]研究发现,虽然痤疮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痤疮的严重程度和痤疮患者的心理压力的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考虑和本文研究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习惯差异有关。谢亚兰等[4]采用“SCL-90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外向分量表”对120例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人对照分析发现痤疮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因素对痤疮发展的影响。冯燕开[5 ]将168例青春期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6例及对照组82例,两组均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发现心理干预对提高青春期痤疮的治愈率,缩短治疗疗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向太平[6 ]采用统一的自制生活事件量表及Eysenk个性问卷(EPQ),调查了100例女性青春期痤疮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年龄相当正常女性(对照组)的生活事件发生频数、发生情况及问卷得分情况,发现心理社会因素与女性青春期痤疮相关,在其治疗中应尽量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促进康复。 三、心理因素与痤疮发病的关系。心理因素与痤疮发病的关系未见专门的研究。关于心理因素是否可激发痤疮皮损,就所查文献,研究极少,结论也不一。叶雯【7】在调查显示心理精神因素对痤疮发生有重要影响。痤疮患者病前遇有影响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紧张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夏庆梅等【8】研究调查的青少年的生活事件量表显示压力因素不会导致痤疮的发生,但未调查压力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是否会导致痤疮的发生或加重。 综上,当前研究有几点几个特点:1、目前有关痤疮与心理关系的研究多是从痤疮发病后心理是否改变或发病后心理对病情的影响角度研究,对于心理因素是否是引起痤疮发病的原因缺乏专门研究,其他研究中偶尔涉及的相关内容结论也不一,就所查文献资料来看,尚未有可信的报道。2、目前有关痤疮与心理的研究主要采用现代心理学量表进行调查,未见据中医七情学说对该问题进行的研究。 参考资料(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