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动态控制图的设计
小类:
管理
简介:
利用质量控制图监督生产过程时,通常每隔固定时间从过程中抽取固定容量的样本。近来研究显示具有动态特性的控制图可以比传统静态图能更快的发现过程变化。假定过程均值的飘移服从某种连续概率分布下设计了变抽样区间图。计算了其统计性质和质量损失,并与传统休哈特图作了比较。本文的目标是从统计性质和经济成本两个角度显示变抽样区间图相对于传统休哈特图的优势所在,帮助决策者选择表现更好的控制图。
详细介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发展正逐步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进行转变。统计质量控制是一种有效地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手段。而控制图技术是其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故研究控制图的动态改进十分的必要,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动态控制图的设计》一文提出变化抽样时间间隔,以此改变传统的等间隔抽样。大大的改进了传统静态控制图的表现,故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 动态控制图的设计》一文有很多小部分组成,一部分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统计研究》,还有一些分别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 Statistical Decision》,国内《系统管理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等期刊上。

作品图片

  • 动态控制图的设计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传统的控制图均为静态设计,即控制图的设计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意味着控制图发现过程变化的能力不是很好。 《动态控制图的设计》将控制图的设计参数看作统计量的函数,如果过程显示可能存在问题,我们就加快抽样;如果过程显示稳定,我们就放松一下抽样。动态控制图的表现要大大优于传统的静态控制图。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国外的关于动态控制图设计的文献均基于一个系统因素假定,而本作品将其推广到生产过程受多个可能的系统因素影响的情况。 再者,几乎所有控制图的设计均基于假定----过程参数的飘移量为固定值,而实际中此种假定很难成立,本作品基于飘移量为随机变量假定构建了动态控制图。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过程的因素通常有多个,故研究多系统因素下的控制图设计,和飘移量随机下的控制图设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态控制图在操作上尽管比静态控制图稍微复杂,但和其增加的效率相比,动态控制图的应用前景很好。

作品摘要

利用质量控制图监督生产过程时,通常每隔固定时间从过程中抽取固定容量的样本。近来研究显示具有动态特性的控制图可以比传统静态图能更快的发现过程变化。假定过程均值的飘移服从某种连续概率分布下设计了变抽样区间图。计算了其统计性质和质量损失,并与传统休哈特图作了比较。结果显示,从整体表现上,变抽样区间图显著的优于休哈特图.本文的目标是从统计性质和经济成本两个角度显示变抽样区间图相对于传统休哈特图的优势所在,帮助决策者选择表现更好的控制图。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论文《两个系统因素影响下的联合动态均值图》于2009年获“义乌杯”全国优秀统计论文二等奖。 《两个系统因素影响下的联合动态均值图》一文发表于权威期刊《统计研究》,2008年的第六期。; 《随机飘移下变抽样区间图的设计》一文发表于《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第5期。 《一种带链规则的变样本容量图》发表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的第1期。 《一种改进的中位数图》发表于《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第3期; 《X charts with Asymmetric Sampling Intervals for Defecting Asymmetric Losses》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 Statistical Decision》2010年第3期。

参考文献

如果样本统计量接近控制图的控制限,则其后的点子可能会越出控制限。为了较快发现过程的变化,应提早抽取下一个样本。如果现时的样本统计量靠近目标值,则等待较长时间抽取下一个样本。抽样区间的长短取决于现时样本的观测值。这就是动态抽样的一种想法。 直觉上,动态控制图表现要优于传统的静态控制图,文中的结果如我们所愿。

调查方式

亲临实践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变化抽样区间的思想是Reynolds et al在1988年针对图提出的。之后形成了动态质量控制图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近来Costa, Lin将变样本容量,变抽样区间和变控制限一起应用到正态和非正态过程。结果均显示变抽样区间的使用能够加速控制图发现过程的变化。 Elsayed and Chen基于田口的二次质量损失函数方法提出了图的经济设计。Ben-daya and Duffuaa对其进行了改进。Junichi et al提出了田口损失函数下图的经济设计。 上面所提及的文献均假定过程均值漂移量固定或可能几个,且漂移量的大小常常主观上决定。而在实际中过程均值漂移量有时为一随机变量。2004年Wu基于田口质量损失函数和随机漂移量提出了图的最优设计。随机漂移指的是过程均值出现的漂移量为一随机变量,服从某种连续的概率分布。Andras et al设计了随机漂移下,以成本最优为目标的控制图。Chen and Chen讨论了随机漂移下EWMA图和CUSUM图的设计方案。Jiao and Helo对随机漂移下的CUSUM图进行了优化设计。Shamsuzzaman and Wu设计了随机漂移下以失控期间的次品数为目标的控制图。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