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代工企业文化的再造
小类:
管理
简介:
代工企业在中国沿海地区发展迅速,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员工的心理状态和个人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代工企业对员工新变化、新需求的忽视,导致出现员工工作效率降低,工厂人员流动性大等一系列问题。
详细介绍:
随着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日益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充足供应,成为西方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首选。代工企业在中国沿海地区发展迅速,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员工的心理状态和个人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代工企业对员工新变化、新需求的忽视,导致出现员工工作效率降低,工厂人员流动性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中国代工企业有必要对其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再造,以适应经济社会和“新生代”员工的变化,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本文分析了中国代工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代工企业文化再造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涌现了大量的代工企业,为跨国公司加工、制造、组装产品。代工企业一般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价值链环节,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获得生存的空间,习惯于对员工实施高强度管理,缺乏应有的人性关怀,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要转变管理理念,实施文化再造,构建全员文化,再创我国代工企业的活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在借鉴理查德•帕斯卡尔的管理“7S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文化“6—1”模式,以此为企业文化维度,诊断代工企业文化的弊病,为代工企业文化的再造提供依据,该工具更适合我国企业的文化环境,加强了文化建设的操作性,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科学性;本作品提出构建“全员文化”作为代工企业文化再造的主要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在分析代工企业的文化弊病及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工企业文化再造的总体方向和具体措施,操作性较强,对于缓解代工企业面临的员工流失、员工压力过大、招工难等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随着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日益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充足供应,成为西方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首选。代工企业在中国沿海地区发展迅速,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员工的心理状态和个人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代工企业对员工新变化、新需求的忽视,导致出现员工工作效率降低,工厂人员流动性大等一系列问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帕斯卡尔,安东尼.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翻译出版社,1984:201 [2]休伦斯.力克特.管理的新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0~42 [3]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8~151 [4]吴宪和.分销渠道和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95~96 [5]施振荣.再造宏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48~151 [6]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人本管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5~49 [7]里基.W.格里芬,格利高里.摩海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131~132 [8]胡正友.论“人本管理”下的组织人力资源开发[J].企业经济.2003(8) [9]催华芳,王伟峰.与公司一起成长[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55~59 [10]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2~95 [11]卜妙金.分销渠道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5~247 [12]马丙丽.德国工会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借鉴及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1):25~29 [13]杨国钦.企业福利激励机制的探讨 [J].中国勘察设计.2008(12) [14]周志轩.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8:38~39 [15]李文华.关于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4) [16]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30年以来,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关于对文化差异的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企业文化与领导关系的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等方面。 迪尔和肯尼迪指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五个方面:第一,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选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第二,通过树立英雄人物使全体职工认同企业价值观;第三,利用仪式等巩固企业价值观;第四,通过文化网络传播企业价值观;第五,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形成企业价值观。 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提醒人们要充分理解文化的深刻性、广博性和复杂性,他指出,文化假设产生影响的领域不仅涉及组织内部的工作方式,还包括组织如何根据各种环境来审视自我。他以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运行中的文化,对于初创企业的文化演进、转型性变迁、成熟公司的企业文化动力、购并和其他混合型组织中的文化碰撞等专题,都给予了充分的论述。此外,一些学者还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比如,伯尼克对重塑企业文化进行总结,芒克探秘该如何改变做表面功夫的企业文化,查兰则分析怎样征服议而不决的文化。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