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研究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方法编制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主要表现为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集成瘾。初步研究表明:初步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测量工具。
详细介绍:
国外研究较国内研究更加深入,但仍存在改进的地方。如研究内容上,他们已将视野放到心理特征、使用行为等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中,但这些研究只停留在验证这些因素的相关性上。同时,他们只对较固定的群体,如某一中学的学生进行研究,其结论本身就有较大局限性,而且国外的问卷无法直接应用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国内在手机这一领域的测量工具虽有存在,但是都不够理想,如徐华等人编制的手机依赖问卷项目少以致于信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师建国等人仅凭个人经验编制问卷,缺乏科学依据。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机成瘾”这一命名,并在网络成瘾理论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份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主要表现为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集成瘾。通过科学方法检验,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88与0.921之间,分半信度在0.541与0.854之间,重测信度在0.469与0.759之间。初步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题相关研究的测量工具。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纵观国内外已有关于手机成瘾的测量工具,几乎没有一个编制精良、应用广泛的测评工具。然而手机成瘾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拟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前人的相关研究和自己编写两个途径形成问卷项目,通过项目鉴别力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编制出一份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手机成瘾倾向问卷,以期能够为以后的深入分析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及理论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选题的新颖性。心理学家预测手机成瘾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将成为最大的问题之一,因而备受学界关注,但是国内外关于手机成瘾的理论研究还十分少见。 作品的科学性。国外研究较国内研究更加深入,但仍存在改进的地方。如研究内容上,他们已将视野放到心理特征、使用行为等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中,却只停留在验证这些因素的相关性上。同时,他们只对较固定的群体,如某一中学的学生进行研究,其结论本身就有较大局限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国内外手机成瘾的研究来看,手机成瘾命名及概念的界定较混乱,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且,本研究试图编制一份有效的手机成瘾问卷,填补国内的手机成瘾的理论。 编制一份有效可信的问卷来鉴别是否有手机成瘾,既可为从事这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效工具,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工作有所启示;也可作为大学生自测的工具,使他们对自身手机使用的情况有所了解并改变不良手机使用行为。

作品摘要

为了更好地研究手机成瘾问题,本研究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方法编制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主要表现为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集成瘾。初步研究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88与0.921之间,分半信度在0.541与0.854之间,重测信度在0.469与0.759之间。初步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具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测量工具。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文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发表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年第29卷第四期

参考文献

[1]郭丽君.我国手机用户数量进入高增长期[EB/OL].[2008-01-19]. [2]佳 奇,任 玮.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J].新闻世界.2009,10:141-142 [3]洪晓雯,洪雅婷.大学生手机调查:我就是不能没有手机[EB/OL]. [4]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4,27(6):1446-1448. [5]中文心理测试网.7成大学生手机用户“爱不释手”[EB/OL].[2009-10-16]. [6]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7]徐 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调查方式

问卷、个别交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而且研究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内容过于单一。此外,研究者们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够理想,大都是根据研究者自身的经验,参照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来设计的,其信效度尚不明确或者不够理想,因而得出的结论有待商榷。因此国内对于手机成瘾研究的理论深度尚有待加深。 国外的研究较国内的研究更加的深入,但是有一些可以增进的地方。比如在研究内容上,他们已经将视野放入到心理特征、手机使用行为等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之中,但是这些研究只停留在验证这些因素的相关性上。同时,他们只对较固定的群体,如某一中学的学生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本身就有较大的局限性。 总体而言,国外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较国内的研究更加成熟、深入。然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手机成瘾这一领域的研究,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调查对象的局限性。对于手机成瘾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上,由此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将其结论延伸到更大范围的群体中。 二是手机成瘾命名及概念界定有待进一步明确。纵观国内外对于过度依赖手机这一现象的研究显示,无论是“成瘾”、“依赖”还是其他术语来表述过度依赖某种事物仍然是学术界的一大争议。不同学者对其命名也不尽相同。诸如“手机综合症”、“手机依赖”、“手机依赖综合症”、“ 问题使用手机”、“手机焦虑症”、“手机恐惧症”、“短信依赖症”、“手机成瘾”,都是对过度使用手机的描述。此外,对于概念的界定也从行为成瘾、医学成瘾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师建国则将手机依赖综合征定义为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而且这是强迫症的一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个学生课题组将手机依赖定义为: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所存在的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 三是手机成瘾测量工具的匮乏。国内现有的手机成瘾测量工具十分少,而且大都够理想,如徐华等人编制的手机依赖问卷;而国外的虽相对较先进,但因文化差异却无法直接运用于国内的相关测量。 四是手机成瘾与网络成瘾的区分不明显。目前手机成瘾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网络成瘾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手机成瘾的理论并没有独立成一体系,都是依附于网络成瘾的研究成果。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