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壮医药特色养生方法初探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壮医药是广西特有的民族医学,壮医学中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验不仅是壮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近年来壮医特色疗法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其疗效也得到患者的肯定。其中,壮医药的养生之道也是壮族地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壮医药养生之道具有其独特魅力,它与中医养生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它的神秘面纱逐渐被人们揭开。
详细介绍:
壮医药特色养生方法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人的压力日渐增加,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养生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壮医“经筋疗法”、“鼻饮法”、“药膳疗法”、“民俗养生法”等特色养生保健疗法的阐述,显示出壮医药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现代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壮医药 养生 方法 前言 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医药是壮族地区特有的民族医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壮医学中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验不仅是壮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由于壮医药主要流传于民间,很多壮医药配方都面临着绝传消失的危险。保护壮医药迫在眉睫,希望本文能让更多人了解壮医药,体会其神秘之处,并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自现代人越来越为生活为累,同时也越来越感到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养生保健已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随着养生保健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少人热衷于养生者也通过学习各种养生之道来进行养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养生保健的庞大队伍。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包括有四点: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形神兼养”是指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祖国医学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并特别重视清心与养生的研究。养生之道,贵在得“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不但要有清心的健康精神,还要有适性适人的养生方法。因此,要掌握中华养生之道,还必须讲究具体的清心之术。 中医认为养生与养心、养体、合理饮食、预防以及养脾胃有关。1、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对他人多着想。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达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当然不是不要追求目标,而是有目标努力就可以了,胜不骄,败不燥。比如你总想比人家过的好,过不好也不能去上吊。能人背后有能人,追求过高了,一辈子也达不到。养心要勤用脑。养心不是什么也不想,脑子不用就痴呆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当然用脑过度也不是养生。2.养生要养体。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力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但不能过力,过力了就会积劳成疾。当然体育锻炼过力了对身体也会有害的。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才会有健康的身体。3.养生要合理饮食,保证身体的需求。人体需要各种物质,不能偏食,不能过饱过饥,人缺少了哪方面的营养对身体也不利,过多供给了营养,造成了体内某物质的堆积对身体也不利。所以饮食要全面适当。4.养生要维护身体的健康。人的身体就象机器一样,要不断的维护和保养,要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有了毛病就要修修,先是预防为主,一旦有了疾病就要抓紧治疗,只有去除了疾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5.养生要注重养脾胃和肾。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肾藏精生髓,是人体生命的精华,肾衰退了,人体就要衰老,脾胃运化是供给人体生命需要的源泉,所以要注意保养脾胃和肾。 《黄帝内经》中《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壮医药是广西特有的民族医学,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近年来壮医特色疗法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其疗效也得到患者的肯定。其中,壮医药的养生之道也是壮族地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壮医药与中医有着密切的联系。壮族在秦以前基本上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 , 其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系统 , 作为壮族文化体系一部分的壮医 , 这一时期是经验积累的阶段。随着秦始皇统一岭南 , 壮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 壮汉文化交流才有发展 , 一方面先进的中原文化在统治阶级的推行下深入壮族地区 ; 另 一方面壮族地区的文化也得以进入中原。来自中原的儒家思想和道教等 ,通过兴办学校广为传播 , 先进的手工业和农业技术随着汉人的南迁而进入壮族地区 , 这无疑有效地促进了壮族地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这壮汉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 , 壮族医药受到汉文化 , 尤其是中医学的重大影响 , 在原有的壮族医药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 吸收了中医的阴阳、气血、 脏腑等理论 , 充实了壮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 , 使壮医对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此同时 , 中医也从壮医中吸取了痒气、感症等病证观念 , 壮族地区的针刺等诊疗技法和药物 , 尤其是毒药和解毒药也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片土地上。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700万。尽管历史上壮族长期居住在桂西北山区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但在壮民中又较多健康长寿的群族。西瓯和骆越人是壮族的祖先,是秦汉以来生活在岭南一带的古代氏族部落。“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而人类的起源与饮食文化的产生是同步的。在人类形成和发展的二三百年间,广西始终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茂盛,动物繁多。广西各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百多处,与距今5万年的柳江土博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就有:剑齿象、大熊猫、猪獾、瓜哇豹、虎、华南象猪、竹鼠、猕猴、野猪、鹿、羊,牛等。广西发现的距今一万至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近千处,在一些遗址的文化层中发现有烧过的兽骨、植物果核、灰烬、木炭、灰坑以及陶、釜、三足陶罐等饮器。说明壮族先民已过渡到半定居的生活,不仅知道熟食,而且由火烤烟熏的自然烤法进入了使用陶制器皿的蒸煮法,是壮族先民饮食文化的一大进步。进入渔猎时代,食用的品种进一步扩大,在广西原始人类居住遗址文化中,出土了渔猎工具和许多鱼骨骸以及牙齿、各种软体动物等。在渔猎时代,不食草木,而食鱼和动物。故当时病者选择的药物以动物为主,因此壮医养生以动物药膳起源最早。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壮家人饮食文化也进一步发展,由过去采集野果、烘烤兽肉的单一型结构向食肉和食谷物相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发展。药膳搭配较为合理,摄取了比较均衡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各种维生素,使得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寿命相对增长、人口繁殖增快,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约略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新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开始逐步具有理化的雏形。壮族聚居地区由于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十分丰富的药材资源,据调查,仅壮族聚居的壮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壮族先民根据壮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复杂条件,为了预防疾病,避免野兽,发明了“干栏”建筑。《魏书》中“僚川篇”中又记载;撩者,盖南蛮之别名……,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建筑。 一、经筋养生 筋病学与脉病学一样,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手病、臂病、关节病”的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有“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等论述,首次提出了筋病的疗养用药原则。直至公元前5 ~公元前7世纪的竹帛古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问世,才首次提出“经络”或“经筋”的概念;因为从两书记载的“十一脉”循行走向及不隶属脏腑的特点来看,与《灵枢.经筋》记载的十二经筋的特点极为相似,很可能这两本古医书所述的“十一脉”既包含“经脉”又包含“经筋”,是经络、经筋学的鼻祖。 壮医认为,天人地三气同步,人气与天地气息息相通,而三气同步,要通过人体谷道、水道、气道和龙路、火路的相互协调来实现。而肌筋维络全身,外应天序,是人体气血循环的载体。当风、寒、湿等邪毒乘虚侵犯人体肌筋或长期劳作损伤肌筋后,可导致人体肌筋失衡变性,产生筋结,筋结形成后又导两路不通,不通则痛,产生筋病。故壮医认为筋病是由于经筋失衡、筋结(病灶)形成所致。在理论上,提出了“因结致痛”机理,完善和扩大了“不通则痛”的内涵;在诊法上,将古典十二经筋标记图同现代肌筋起止点相结合研究,采用壮医独特的“手触查灶法”,查出了200多个具有形状体征的阳性筋性病灶,为筋病临床治疗取穴创立了一种新方法。在治疗上,采用独创的壮医经筋手法+壮医针刺(火针)法+经筋拔罐法三联疗法,共达“松—顺—动—通”的理想功效。 经筋是人体结构最庞大的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肌腱、韧带、筋膜、骨膜、血管、神经、淋巴、软骨等。人体以骨为支架,以关节为枢纽,以筋肉为动力,以神经为统帅。经筋护固形体周身表层,联缀肢节,司开合,保证躯体“趋翔”活动。外应天序,内属五脏六腑,固元化生,营行血气,调节机体内外环镜平衡,保障健康的重要组织。考“经筋”之义,筋从“竹”从“月”从“力”,故《说文解字》云“筋者,肉之力也”,即经筋为人体关节运动力之源。《灵枢.经脉》云“筋为刚,肉为墙”,古人认为“筋壮首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今人之功,变弱为强,变挛为长,受弱为康,变衰为康”。为经筋保健养生提出了“壮-舒-劲-和”的指导原则,也为壮医经筋保健养生提供了理论基础。灵枢易经筋功法,是中医界秘传的养生疗疾功法。该法通过特定的练方法,提高十二经筋的功能,增强内劲,达到人体内的阴阳平衡,适应人体“天人地”三气同步,变弱为强,变衰为康,从而达到心健康的目的。 二、药膳防病 壮医养生分为食疗壮药和食疗药膳两大类。食疗壮药是指具有营养保健和防病作用的食物性壮药,食疗药膳是指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和调料配制而成的膳食。药膳是指具有营养保健和防病治病作用的食物性壮药。在古代,壮族先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食物不仅能充饥,还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包括谷物、水果、干果、蔬菜、调料、禽兽、水产等。在寻找食物充饥果腹的同时,壮民们发现了保健治疗疾的药物,并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应用于不同的季节以预防疾病。 1、薏苡仁又有苡米、米仁、珍珠米等十余种称谓,人称“天下第一米”、“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苡仁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在医药、食疗、药膳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可入脾、肾、肺经。其健脾除痹作用可治疗脾虚泄泻、筋脉痉挛、风湿痹痛;利水渗湿作用可治疗水肿、胸腹腔积液、小便不利;清热排脓作用可治疗肺痈、肠痈,对肺部感染、化脓性阑尾炎有辅助治疗作用。《别录》称“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本草纲目》称“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薏苡仁虽寒而不伤胃,健脾而不滋腻,是食疗药膳中健脾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壮族的饮食习惯以素食为主。稻、麦、玉米、番薯、栗、山薯、芋、大豆、饭豆、绿豆、豌豆、蚕豆、扁豆、金豆、刀豆等是古代壮族人民的主食。如闻名世界的广西巴马长寿之乡,就有一大批年愈百岁高龄的长寿老人。巴马长寿老人的食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主食,玉米为第一主食,以熬粥为主,煮干饭很少,符合中医“以糜粥为主”的主张。玉米可抗癌症,纤维素多,能使肠胃病少,大便通畅。豆类是第二主食,黄豆、饭豆、竹豆、豌豆、绿豆、猫豆等豆类,营养丰富。二是副食,副食中的植物油,多为火麻仁、芝麻、黄豆油,再配以当地的蔬菜水果。 巴马长寿老人饮食特点是无污染的粗粮、自然食、地热食物、粗纤维食,蒸煮为主,煎炒很少。壮民族之所以能够如此繁衍昌盛,壮民中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长寿老人,除了与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壮族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养生方式方法。 三、民俗养生防病法 壮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习惯,如在每年三月三,壮民常采摘香枫、红兰、迷蒙花、乌桕、姜黄等植物枝叶取汁制成无色饭。这种食品不仅色鲜味香,而且具有清热利湿、行气健胃、顺顺其润肺等保健作用。 每年春夏,壮族民间习惯将自采的草药或上年采集的草根香药扎成药把挂在门外,或放置房中,以辟邪祛瘴。常用的药物有葛蒲叶、佩兰叶、艾叶、青蒿叶等常见草药。如果家中有未成年的孩童,则令其佩挂各种香药制成的药囊,以辟邪防瘴、预防或减少瘴疫地的发生。这些防瘴一直沿用至今。 端午节这天,许多壮族圩镇都有举办药市的习俗,其中尤以百色靖西药市最为突出。壮乡各村寨溪峒的草医药农和寨民都会去赶药市。或将自采的各种药运到圩镇药市出售,或去买药、看药、闻药。药市上药摊连接,摆于街头巷尾、亭屋檐下,不下五六百摊,草药全为鲜采,品种亦再百种以上,赶药市的成百上千。壮乡习俗认为;端午节的草药根壮叶茂,药力宏大,疗效最好。这天去逛药市,可以饱吸百药之气,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样在一年之中能少生病或不生病。靖西药市发展到今天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名气,每年端午节都有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人慕名而去靖西。 四、神奇鼻饮 壮族先民骆越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青铜文化、干栏文化、崖画文化、龙母文化、医药文化等。对本民族的医疗、保健、养生文化的创建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先民有一种奇特的保健之法—鼻饮,在古越族中流传,史、志书多有记载。最早见载于汉代的《异物志》:“乌浒,南蛮之别名,潮剧鼻饮。”鼻饮即用小管状瓶嘴的盛器,盛少量的水,往里面加入少量盐和几滴山姜汁。把瓶嘴放到鼻子处,让水经由鼻子进入。这种习俗是为了抵御南方湿热地气和动植物的腐臭之气混合而成的瘴毒。 鼻子过水是一件难受的事情,至今壮医虽然沿用此方,但却有所改进。洗鼻雾化法就是从这个习俗中承传下来的,蒸煮壮药化为起雾,令患者吸入以达到“凉脑快隔”,抵御痒毒和防暑降温的作用,对鼻病、喉病、呼吸系统病症,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五、体育保健养生 壮族的花山壁画是享誉全球的文化瑰宝,但是其中暗含保健秘诀却不是人人都能看出来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韦英才就专门对此做过专门的研究。 在壮族医药的起源阶段和早期医疗活动中气功舞蹈是壮族先民防病治病的又一法宝,大明山的石雕、宁明花山壁画、龙州棉江崖画等,都生动的展示了古人气功及舞蹈形象。花山岩画典型画面中,人物呈正面站桩形,双膝微弯,成平马步。双肘微屈上举成莲花掌,是一种典型的功夫动作形象。 壮族民间所联系的“壮拳”就是按照花山崖画的画面,将气功拳编成套路 。主要公式有“攀峰举鼎”、“探海金钩”、“排云驭气”、“摘星换斗”。练功能调节躯体脏腑的气血运行,既能去病康体,又能保健养生。除了练习功夫外,壮族人民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如赛龙舟、打扁担、投绣球、打秋千、拾天灯、踩风车、赛高跷、板凳龙、抢花炮等。 六、草药茶养生 广西气候炎热,空气潮湿,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很久以前壮族先民就开始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草药资源。当时的草药茶就是凉茶所用的草药原料,大多数是当地及周边地区常见的野生品种。如雷公根、茅根、一点红、鱼腥草等。 近年来,广西怡君养生茶业致力于发掘传统壮医壮药,先后研制成功并生产了一系列以名族药为主要原料、功效确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养生功能茶。怡君堂“壮医养生”功能茶系列产品采用壮医药传统古方,选用壮乡独有名贵野生药食同源草本精华,采用当今世界最流行的无糖型组配,结合壮医独有工艺精制而成。它寓药于茶,立论新颖,能在短时期内收到良效,并具有上等茶的口感与清香。携带方便,安全可靠,高效持久,是时尚健康饮品。 “养生之术”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总之,养生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例如,甲需要重点形体养护;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一律改变某种饮食结构,或一律静坐练习气功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养生需要了。 《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可以说,这是老子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设想,同时也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尽管只是一种幻想,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但是其中有些观点却在今天依旧让世人受益匪浅。 老子的理想养生境界是将身体纳入到心灵的精神活动之中,以“无欲”来化解掉“有欲”,从而进入到一个至善的生命境界中,对应着天地的自然之道,无欲无求,使自己的身体在质朴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状态。这时超越出被祸患与疾病所困的身体,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 现在很多人都谈养生,如何养生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明确养生的目的,人之生存,总有生死,养生并不是怕死,是要一个健康的生命,自然有了健康的生命,也会长寿。讲究养生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正在拼搏,还顾不上这些,当然养生并不是只老年人的事,年轻人也很重要,年轻人不惜力气,超负荷的工作,到老了落下一身病,这就不是养生。当然养生并不是不干活,不工作,是要劳逸结合。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都要讲究养生。年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老年人有了健康的身体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会给家人增加负担。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讲究养生。 保健养生热潮正席卷全国,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是在盲目的保健养生。养生之道,不能偏听偏信。好多火热的专家和书籍,他们说的不一定全对,原因很简单——商业化利益。为了赚钱,抛出一些惊人的、吸引眼球的言论,甚至鼓吹有神奇疗效的偏方,那些身体有常年根治不了毛病的人,像得到救命稻草一样的,崇拜、膜拜所谓专家的每一句话。甚至听说有人为了养生吃生泥鳅住了院,真的很可怕。每个专家养生角度不同,所以要我们自己全面了解、思考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什么都得吃,别过量”,“晚餐吃少点,不摄入油脂”“多运动,舒筋活血”……这类的观点是可信的。 养生之道,要饮食均衡营养。听专家说常吃某样蔬菜好,哇,疯狂的购买来每天都吃,吃很多,把别的食物忘脑后了,或者胃没有那么大容量了;还有,是都被油腻、肥胖、三高给吓怕了,于是呼吁“少吃肉”的观点甚嚣尘上,有些人为了达到减肥效果,不吃肉,甚至不吃晚餐,都对健康不利。每样食物都有营养,没有好坏之分,都吃,都别过量。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养生保健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壮医与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知道他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不管是壮医药养生还是中医养生都贵在坚持。养生之道,是长年累月坚持的过程。人的本性都趋功近利,想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时间,达到某种疗效,那是奢想!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这么想,就不要养生。身体的调养需要很多月、很多年,需要耐心和毅力。如果看到点效果就沾沾自喜,破坏了刚养成的好习惯,效果就不好了。 现如今,我们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常常会忽略了传统而又耳熟能详的养身。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壮医学中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验不仅是壮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壮医药养生之道具有其独特魅力,它与中医养生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它的神秘面纱逐渐被人们揭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地区的壮医药配方面临着绝传消失的危险。这需要国家和医学卫生事业工作者加大对壮医药的保护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壮医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保护壮医药的政策,这将有利于壮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相信壮医药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1] 叶庆莲•《壮医基础理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12• [2] 戴铭•《壮族医学史》•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12• [3] 傅连暲•《养生之道》•科学普及出版社• [4] 赵令志•《中国民族历史文献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07• [5] 黄汉儒•《中国壮医学》•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03• [6] 庞宇舟、林辰、黄冬玲•《壮医药学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11月• [7]朱华•《中国壮药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04• [8]方鼎等•《壮族民间用药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06• [9] 陈日新等•《热敏灸实用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4•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壮医药“药线点灸”、“经筋疗法”、“鼻饮法”、“端午药市防病”等各种养生方法的论述,诠释了壮医药神奇养生之处。有利于弘扬壮医药养生之法,让更多人了解壮医药,为广大热衷于养生之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养生文化环境,能更好的促进壮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呼吁社会加大对壮医药的保护力度。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壮医药不仅在历史上为壮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至今仍是广大壮族地区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壮族地区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壮医药“药线点灸”、“经筋疗法”、“鼻饮法”、“端午药市防病”等养生方法具有极其神秘之处,能较好的取得疗效效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壮医药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医学,其神秘养生之法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本文通过对壮医药 “药线点灸”、“经筋疗法”、“鼻饮法”、“端午药市防病”等养生方法的概述,为更多想了解壮医药的人提供了一个医学展示平台,将近一步促进壮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学术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人的压力日渐增加,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养生的重要性。壮医药是广西特有的民族医学,壮医药从诞生以来到现在为壮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壮医“经筋疗法”、“鼻饮法”、“药膳疗法”“民俗养生法”等特色养生保健疗法的阐述,显示出壮医药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现代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获奖情况

未曾发表

鉴定结果

入围

参考文献

《中国气功四大经典•总序》、《养生之道》、《热敏灸实用读本》、《中国民族历史文献学》、《实用血液流变学》、《壮医基础理论》、《壮族医学史》、《针灸治疗学》、《急救针灸》、《补液疗法》、《壮族民间用药选编》、《壮族民间用药》、《中国壮医学》、《壮族针挑疗法》、《中国壮药志》、《中国壮药原色图谱》、《壮医药学概论》。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广西壮族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壮医药研究起步很晚,但进展很快。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在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临床服务、学术推广等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广西壮医药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先天缺陷和后天投入的不足,使壮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步履维艰,加之名老壮医人才断层以及医疗政策的一刀切,阻滞了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潮流,壮医药发展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宽;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壮医药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西部许多省区已经把发展传统医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广西自治区发改委主持制定并实施了包括壮医药在内的全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传统医药产业将成为该区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而壮医药由于其资源优势、特色浓厚和知识产权自主等优点,将成为广西传统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为广西民族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为西部大开发做出特殊的贡献。 本文通过浅探壮医药特色养生方法,展现出壮医药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现代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弘扬壮医药养生之法,让更多人了解壮医药,促进壮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呼吁社会加大对壮医药的保护力度。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