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黄山旅游者消费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调研报告以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对黄山市旅游消费者消费模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出游天数、日均花费、消费方式、消费特征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黄山旅游者消费模式,同时对旅游者旅游的时间与对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需求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宣传途径的选择、旅游者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其目的地的消费价格、旅游者的动机对其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等需求特征提出对策,进一步分析旅游者消费发展趋势。
详细介绍:
调研报告以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对黄山市旅游消费者消费模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出游天数、日均花费、消费方式、消费特征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黄山旅游者消费模式,同时对旅游者旅游的时间与对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需求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宣传途径的选择、旅游者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其目的地的消费价格、旅游者的动机对其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等需求特征提出对策,进一步分析旅游者消费发展趋势。 (一)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的发展建议 黄山市国内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反映出现阶段黄山市旅游在旅游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程度构成、职业构成及收入水平的特征,黄山市旅游在性别构成、职业构成、收入水平上有其特色,是今后旅游市场拓展的依据,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既体现了客源市场的特征,又对研究旅游者的动机、行为和需求至关重要,通过开发旅游产品带动新市场,提高长期的远程市场,从而提高黄山市旅游自身增长率以及和其他旅游地的游客争夺率。要加强黄山市旅游相关部门的旅游产品质量意识,重视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产品档次、增加新的旅游功能,针对不同的市场加大新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根据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开发出具有独特性和市场竟争力的旅游产品,这是当前旅游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不断更新原有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国内旅游者旅游目的、方式与信息供给发展建议 黄山市旅游者抽样调查中有62.7%的旅游者为观光游览型旅游者,与传统的旅游地无太大的区别,19.9%的游客以文化、教育、科技交流为主要目的,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而重游率和消费水平较高的度假、商务会议旅游者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当少,这样的旅游目的分类反映了黄山市旅游发展进程中需解决的问题,即旅游产品应由早期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化,旅游发展不能停留在旅游开发初级的观光旅游阶段;黄山市的旅游方式大多数旅游者选择与朋友或家人同行,以散客为主,自驾车旅游也有上升趋势,旅游方式的多元化体现了黄山市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黄山市旅游者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现代传媒了解的占的份额最多,英特网和书刊、报纸、杂志分别位居前两位,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旅游者动机、行为的发展建议 旅游地吸引力的大小对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黄山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为徽州文化体验,“感受独特地域文化”是旅游者的首选,“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俗节庆活动”、“修学旅游”也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这集中地反映了黄山市的旅游特色,同时由于这些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黄山市保护区内,因而出现了保护区内人满为患的状况,这对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都极为不利,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消费行为上,黄山市旅游者的消费时间偏短,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旅游经济效益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对旅游供给方持续管理运营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旅游地的持续发展也造成压力。因此,黄山市应设法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提高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优化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在旅游次数上,黄山市目前的重游率较低,重游率对于旅游地发展十分重要,是旅游地避免走向衰落的关键因素,因而黄山市应在在旅游产品供给方面下工夫,增强旅游地吸引力,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重游率。 (四)旅游知名度、口碑与效果的发展建议 较高的知名度可以大大缩短游客对于旅游地的认知时间,加速游客的出游决策过程,从而缩短旅游地的前期探索时期,使旅游地进入发展阶段。黄山市自黄山之后西递宏村2000年被评为世界遗产地使该地知名度大增,但是仍有一半以上的游客是最近到该地旅游之前或是来黄山后才听说了西递、宏村的,说明西递、宏村的知名度仍然不高,挖掘潜在的客源市场是未来的旅游发展方向。黄山市的口碑效应较高,预示着西递、宏村潜在的消费群规模将不断扩大,这些潜在的游客包括了重游客和新增加的想到黄山市的游客,从而使黄山市的旅游业实现持续发展。 黄山市旅游者目前旅游满意度较高,影响旅游者旅游质量的负面因素主要是硬件设施较差,商业化气息过浓、环境污染以及旅游者过多。旅游者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者的重游率,对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和口碑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进,旅游地应从早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提高旅游者满意度转变,这样才能避免旅游地因旅游者满意度的下降而造成的过早衰落。

作品图片

  • 黄山旅游者消费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课题以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对黄山旅游消费者消费模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出游天数、日均花费、消费方式、消费特征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基本思路:资料收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研究述评(黄山市旅游消费模式,旅游消费模式,旅游消费转变,存在问题,黄山市旅游影响因素与对策,旅游区发展对策)→研究成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文章大量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旅游市场的变动发展方向。报告在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有严密的理论分析和科学的数据证明,该课题通过对大量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黄山市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课题关于黄山市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黄山市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黄山市地理位置和经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能对其他地区起到帮助和借鉴作用。

作品摘要

调研报告以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对黄山市旅游消费者消费模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出游天数、日均花费、消费方式、消费特征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黄山旅游者消费模式,同时对旅游者旅游的时间与对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需求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宣传途径的选择、旅游者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其目的地的消费价格、旅游者的动机对其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等需求特征提出对策,进一步分析旅游者消费发展趋势。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张笑白.辽宁省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大众科技,2008(2),186. [2]赵慧,魏静.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51-54。 [3]张圆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经济视域下的农村居民出游可行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1:139-143. [4]朱竑,李鹏,吴旗涛. 中国世界遗产类旅游产品的感知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5,5:21-25. [5]章尚正,董义飞.从游客体验看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的旅游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2):43-46. [6]王雪华,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60-63。 [7]李经龙,郑淑蜻,周秉根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6):80-84 [8] 孙丽萍,王艳平.转型时期旅游产品创新与温泉开发———兼论辽宁省龙门汤温泉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67-70. [9]金颖若.旅游资源“羡余”现象[J].经济地理,2004,(5): 672-674. [10]杨丽霞,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4,19(4):85-91. [11]Laws E.Conceptualizing visitor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in heritage settings:An exploratory blueprinting analysis of Leeds Castle,Kent[J].TourismManagement,1998,19 (6):545-554. [12]Beeho A J,Prentice R C. Conceptualizing the experiences of heritagtourists:A case study of NewLanark World Heritage Village[J].TourismManagement,1997,18 (2):75-87.

调查方式

问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通过对国内文献资料的浏览,当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研究中国旅游市场开发的特征和现状;另一个通过对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研究开发的措施。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观点有: (1)王昆欣、徐云松、阎纲、陈宝珠(2000)进行了关于浙江省旅游市场情况的调查,该调查涉及到民收入及可自由支配收入、浙江省旅游市场概况(居民外出旅游次数、旅游样式)、旅游心理、旅游信息收集、报名地点归因、旅游消费评价等,并提出了旅行社进入农村旅游市场的的建议。 (2)张朋、曹新向、梁留科于 2004 年 1 月发表了题为《关于开发居民旅游市场的思考》。文章首先分析收入增加、时间充足、消费水平提高是居民旅游兴起的原因和条件。接着,提出了居民旅游市场在旅游动机、消费特征、旅游结构、度假行为上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关于旅游市场的开发举措。 (3)周翀燕、李祝舜(2004)在进行旅游市场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旅游现状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收入、传统、取得信息不便利、农业生产季节性等给农民出游带来的障碍。然后乐观地分析了旅游市场的开发前景,最后从刺激消费、强化宣传、推出适合的旅游产品和改善农村旅游服务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措施。 (4)杨学燕(2005)从旅游市场潜力、生活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提高等角度进行了开发旅游市场的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出游决策行为特征和因素,重点从角度阐述发影响农民出游的因素,包括农民担心的花费、安全、交通等问题,并指出农民的从众心理较强,存在可引导性,在此基础上,从市场细分、低价措施、安全保障、促销灵活、开发适销旅游产品几个方面提出了开发旅游市场的策略。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