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菊米精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评价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优选菊米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采用L9 (34 )正交实验设计, 以樟脑的包合率、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 考察菊米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 并用HPLC法验证包合物中樟脑包合率,以此来考察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最后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
详细介绍:
菊米[学名: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a(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n] [1],以菊科植物野甘菊Compositae wild Chamomile含苞未放的花蕾为原料,经杀青烘干制成[2],之所以称为菊米,是因为其干后的花蕾颜色绿中透黄,颗粒圆润,类似米粒状。它具有清热解毒、清火明目、平肝降压、益肾补肾、降脂、消暑、醒酒、预防感冒等作用,做茶长期饮用尤对视力衰退及高血压患者具有极佳的抗病保健功效[3],现代药理学证明菊米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和降血甘油三酯的作用,且为无毒物质[4]。对亚硝酸根有清除能力和对NDEA合成有抑制效果,对心率失常有一定的影响,还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体外抑菌以及舒展血管作用等。 菊米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黄酮类,此外还有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等,其主要成分性质不稳定,且水溶性差,直接加入使用会使效果降低。而如果直接用于固体制剂中,有给其制备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将菊米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可以防止挥发油的挥散从而增加其稳定性及水溶性,防止其挥发性成分逸散,使之粉末化而改变其物理性状,以便于制备固体制剂。

作品图片

  • 菊米精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评价
  • 菊米精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评价
  • 菊米精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评价
  • 菊米精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评价
  • 菊米精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评价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优选菊米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该工艺进行评价,建立菊米精油包合物的质量评价方式。 基本思路:挥发油是菊米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性质不稳定,且水溶性差。如果将菊米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及水溶性,防止其挥发性成分逸散,使之粉末化而改变其物理性状,以便于制备固体制剂。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实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菊米挥发油,采用L9 (34 )正交实验设计, 以樟脑的包合率、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考察菊米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 并用HPLC法验证包合物中樟脑包合率,以此来考察包合物的包合工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采用先进的质量评价方法,对β-糊精包合工艺保持菊米精油的原有香味和功效进行评价; 2、作为缓释和靶向制剂载体。用环糊精做成的菊米精油包合物解决了药剂生产工艺中的难题,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利于患者服用; 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使挥发油粉末化,可以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等剂型,不仅便于生产,而且可使剂量准确,利于保存和携带。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优选菊米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考察菊米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 并用HPLC法测定包合物中樟脑包合率,并通过对被包合物与菊米精油成分进行GC-MS对比分析,以此进一步评价包合物的包合工艺。 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为1:10 , 包合温度为50 ℃, 搅拌时间为3.0 h,此优选参数可以得到最大的包合率,并保持包合物组分基本不变。 结论:此法可用于菊米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选及包合物的质量评价。

获奖情况

文章待发表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朱宜根,李子山,罗春华等.遂昌菊米无公害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 2003,(4):176- 177. [2] 黄景明,黄诚孝.菊米对血压、血脂影响的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 2006,41(4):233-234. [3]《CO2的超临界提取》医药导报,2006,25(3):192-194.周欣,莫彬彬,赵超,杨小生.野菊花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及天然药物.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3):170-172. [4] 张永明,黄亚非,陶玲,黄际薇.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比 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2,27(4):265-267. [5] 陈秋实,张洪,翁涛,杨明丽.野菊花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药房.2008,19(36):2820-2822. [6] 赵慧萍,王浩,孟祥军.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学领域应用的概述[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9,11(2):l120-122 [7] 曹光环,郑伟然,徐连明. 姜黄超临界提取精油的β- 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P[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9,23(2):62-64. [8] 吕佳,徐晶,李海滨,刘志贤.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J].中成药. 2004,26(5):424-426. [9] 郭季峰,马玲,姚新成. 正交实验优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J].西北药学杂志. 2009,24(1):42-44. [10] 李树珍,白卫国,赵红霞. 正交实验优选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结工艺的研究[J]. 1998,4(7):17-20.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王丽丽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产野菊菊米中的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鉴定出野菊菊米主要化学成分50种,占总化合物95.0%;( Tricyclo [4.4. 0.0(2 ,7)]dec-8-ene-3-methanol,α,α,6,8-tetramethyl-stereoisomer, 经MS鉴定为萜醇类,而此物质在云南产野菊花中未检测出,且文献中也未曾见报道。张晓民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浙产菊米的挥发油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定。田华通过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聚酞胺柱层析、大孔树脂法等各种分离方法,从菊米中共分离得到三种化合物:金桔昔,5-经基-4’-甲氧基黄酮-7-于a-D-半乳糖-(1-6)-p-D-毗喃葡萄糖昔,牛角花素。其中牛角花素是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李大方研究表明,菊米初提物中总黄酮含量高达13%,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法等色谱技术从菊米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运用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检测技术,鉴定出它们的化学结构,其化学结构分别为:山奈酚、香叶木素、橙皮普,这3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晓民用聚酰胺柱色谱和正相硅胶柱色谱及结合其它相关色谱技术对菊米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分离。通过UV、IR、ESI一MS、NMR等波谱技术分析,鉴定了其中3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绿原酸 (ehlorogenieaeid)、棚皮素(quereetin)、木犀草素 (luteolin),这3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赵慧萍等《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学领域应用的概述》、孙伟张等《喷雾干燥法制备盐酸异丙嗪-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杨红艳等《β-环糊精包合肉豆蔻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宋凤兰,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曹光环等《姜黄超临界提取精油的β- 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吕佳等《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Yaoqi Tian《 Influence of β-cyclodextrin on the short-term retrogradation of rice starch》等对饱合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李凤丽等《正交法优选野菊花挥发油提取工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