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豫北太行山前岩溶泉的成因及现状分析--以辉县百泉和安阳小南海泉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数理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豫北太行山前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系可溶性石灰岩的广泛分布使本区形成了众多的岩溶泉。但是如今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岩溶泉普遍出现了流量减少甚至干涸的现象。本文以辉县百泉、安阳小南海泉为例,经过实地考察,通过对它们的地质构造成因和现代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对比,以及建立水量平衡方程,分别得出影响其流量减少甚至干涸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 详细介绍:
- 豫北太行山东南部低山丘陵区东麓,因为特殊的地质构造,成带状地分布着许多岩溶泉。自南而北,比较著名的有:济源泉、九里山泉、辉县百泉、小南海泉、安阳珍珠泉等。这些岩溶泉在历史上曾为所在区域重要的水源地,在人民生活、农业甚至工业发展方面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而其泉域本身也因特殊的地质景观成为当地的风景名胜。 但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岩溶泉普遍出现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等现象,且越来越严重,给当地的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研究分析影响这些岩溶泉流量减少甚至断流的因素,对当地人们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篇幅所限,本文仅以辉县百泉及安阳小南海泉为例。通过对它们的自然地质构造、人为因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泉水流量减少甚至干涸的因素,以小见大,希望对岩溶泉泉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所裨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作品主要为了通过对辉县百泉和安阳小南海泉的考察分析,来了解豫北地区的岩溶泉的水量现状。进而对本区水资源的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基本思路是从自然地质,人为影响等方面的因素,来对原因进行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是建立在作者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并独特通过建立水量平衡方程对两个岩溶泉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找出其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作品对于两个岩溶泉的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它们也是豫北地区岩溶泉的典型代表。希望对本区的这些自然景观的保护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所裨益。
学术论文摘要
- 豫北太行山前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系可溶性石灰岩的广泛分布使本区形成了众多的岩溶泉。但是如今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岩溶泉普遍出现了流量减少甚至干涸的现象。本文以辉县百泉、安阳小南海泉为例,经过实地考察,通过对它们的地质构造成因和现代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对比,以及建立水量平衡方程,分别得出影响其流量减少甚至干涸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马寅生等.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隆升与断陷过程[J]. 地球学报,2007. [2]陈全礼,赵毅鹏.辉县百泉泉水断流原因分析[J]. 河南地质,1998(3) . [3]付北峰,赵延涛. 泉水动态分析预测和资源评价-----以辉县百泉为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29(3):43-46 . [4]张国建,李坷凌. 安阳市小南海泉流量减少的原因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 2003(4). [5]秦然. 百泉泉水变迁出探[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2(2). [6]魏永齐. 小南海泉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探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27(3).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本篇论文建立在太行山东麓的大地理背景下,通过对安阳小南海泉和辉县百泉的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文献材料,比较安阳小南海泉和辉县百泉在成因等方面的不同,并利用水量平衡方程,进而提出一些保护水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关于太行山南缘的地质构造,马寅生、赵逊等几位老师早在《地球学报》(《太行山南缘新生代的隆升与断陷过程》)上就已经详细地阐述。太行山南部地区新生代以前一直保持着克拉通构造环境,基本上未遭受强烈构造变形的影响。从新生代开始,由于受到滨太平洋构造域构造活动的影响,才发生断陷隆升,逐渐与华北平原地区分离开来,形成现今的断块隆起山脉[1]。太行山前大断裂带主要由一系列NE—NNE向张性断裂组成,局部地区断裂带充分发育,形成一系列阶梯状断层是构成现在豫北地区太行山前地势地貌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一系列岩溶泉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于安阳小南海地区的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宋丽红、张国建、李坷凌三位老师在调查研究后,得出了小南海地区泉水流量、降水量等重要的数据,并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保护水资源方法。 关于辉县百泉地区的调查研究,秦然老师在论文《百泉泉水变迁初探》中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历史上关于辉县百泉的文字记载,探究百泉流量减少以致干涸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泉水保护对策与措施。 国内外对于泉水的保护与利用,不同的地方因地理背景不同,而产生了因地制宜地保护与利用泉水的对策与方法。但大多都遵循开源节流,分区保护,综合治理的规律,这也是今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大方向,因此很多方法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