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层状地基中静压单桩挤土水平位移的试验观测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通过在层状地基土中静力压入单桩的模型试验,研究沉桩挤土效应,总结了沉桩过程中土体在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沉桩过程中软硬土层交界处土体水平位移变化剧烈,呈波浪形分布,距桩越近水平位移变化越大,较硬土层对上部软土有约束作用而对下部软土有挤压拖带作用。
详细介绍:
1 前言 静压桩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及大吨位静压桩机的出现[1],势必使静压桩在有硬土层存在的地基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而当有硬壳层或夹硬层存在时,静压桩易在土层交界处开裂、弯折[2]。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其作用机理,深化对静压桩挤土效应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徐建平等[3]通过在软粘土中静力压入单桩和双桩的模型试验,获得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随水平和深度方向...(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以模型槽试验观测成层地基中静压单桩的挤土水平位移,分析观测数据,研究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成层地基中静压群桩挤土机理奠定基础。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目前对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挤土效应的作用机理尚不是很清楚,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很少见,因此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独到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有硬壳层或夹硬层存在时,静压桩易在土层交界处开裂、弯折,研究其作用机理,有利于解决这一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因此本课题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通过在层状地基土中静力压入单桩的模型试验,研究沉桩挤土效应,总结了沉桩过程中土体在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沉桩过程中软硬土层交界处土体水平位移变化剧烈,呈波浪形分布,距桩越近水平位移变化越大,较硬土层对上部软土有约束作用而对下部软土有挤压拖带作用。

获奖情况

尚未发表,但准备投稿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黄雄辉, 蔡长庚. 某库房静压桩基的设计与施工[J]. 工程设计与研究,2004,4:53-55. [2] 宋小军, 姚慧敏. 天津地区淤泥类土对桩基质量的影响规律及防治方法[J]. 探矿工程, 2004, (12): 1-4. [3] 徐建平, 周健, 许朝阳, 等. 沉桩挤土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0, 21(3): 235-238. [4...(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静压桩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及大吨位静压桩机的出现,势必使静压桩在有硬土层存在的地基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而当有硬壳层或夹硬层存在时,静压桩易在土层交界处开裂、弯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其作用机理,深化对静压桩挤土效应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徐建平等通过在软粘土中静力压入单桩和双桩的模型试验,获得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随水平和深度方向变化的规律。张建新等利用模型...(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