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抗菌织物的研究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本项目拟通过以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板蓝根挥发油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水乳液,对影响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及优化,最终得到微胶囊粒径在2~10μm范围的微胶囊水乳液,并对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缓释过程和效果及其在抗菌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获得高效、安全、耐洗且有抗菌抗病毒医疗效果的抗菌织物。
详细介绍:
本项目拟通过以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板蓝根挥发油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水乳液,对影响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及优化,最终得到微胶囊粒径在2~10μm范围的微胶囊水乳液,并对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缓释过程和效果及其在抗菌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获得高效、安全、耐洗且有抗菌抗病毒医疗效果的抗菌织物。实验所用各种原料均无毒无害,能与人体直接接触并具有长期的释放能力。应用于纺织物的整理中,日常生活中即可起到对多种疾病尤其是对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长效预防和治疗效果。

作品图片

  • 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抗菌织物的研究
  • 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抗菌织物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优化板蓝根挥发油提取技术,将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化,与传统防皱整理剂复配,采用化学交联工艺,将其应用于织物抗菌整理,该方法使得板蓝根微胶囊在织物上能达到良好的附着效果和耐洗性能,具有较长时期高效、广谱、安全的抗菌性能 具有耐久防皱效果, 该类抗菌织物可广泛应用于防护口罩、防菌服装和休闲保健产品,该类产品原料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应用现有防皱整理工艺设备,如实现产业化,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提高了织物的附加值,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纺织品的需求,而且挖掘了微胶囊在织物功能性整理方面的潜力,促进了我国微胶囊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

科学性、先进性

本项目首次发明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织物整理剂,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将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附在织物上,使微胶囊织物具有较好的耐久抗菌性能和防皱性能。 本项目针对织物抗菌功能整理这一实际问题,发明了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织物整理剂,首次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将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牢固附着在织物纤维上,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相比于现有微胶囊整理技术,本项目化学交联原理可行,巧妙结合传统防皱整理设备,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其研究方案具有良好的科学性。 整理后织物具有持久抗菌抗病毒、防皱功能和无甲醛释放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抗菌纺织材料和医疗卫生行业,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良好的经济价值。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部分研究成果已整理,一篇论文已被EI检索。 Study of Multi-Functional Fabrics Finishing by Patchouli Oil Microcapsule,Yang Ziming 1,Liang Genquan1, Lily2, AU Wai-man2, Zhong Huiyi2, Thomas K.S. Wong3*, Yang Zhuohong1,* 第二届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国际论坛

作品所处阶段

涉及板蓝根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测试工作未能进行,对其中具体有效单组分成分分析工作较为粗糙。

技术转让方式

专利申请权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现成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本项目首次发明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织物整理剂,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将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附在织物上,使微胶囊织物具有较好的耐久抗菌性能和防皱性能。 本项目针对织物抗菌功能整理这一实际问题,发明了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织物整理剂,首次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将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牢固附着在织物纤维上,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相比于现有微胶囊整理技术,本项目化学交联原理可行,巧妙结合传统防皱整理设备,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其研究方案具有良好的科学性。 整理后织物具有持久抗菌抗病毒、防皱功能和无甲醛释放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抗菌纺织材料和医疗卫生行业,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良好的经济价值。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 对板蓝根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 其中很多成分为首次在天然界或首次在 同属植物中分得。其分离和鉴定技术相应得到完善, 对新成分的药理及临床疗效也已见相关 报道。 通过对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 为板蓝根的临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化学 基础, 但对其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如流感、腮腺炎 、乙脑、肝炎的成分不清楚, 故不应仅局 限于现有的化学成分上, 而应结合现代药理学和化学手段, 深入地开展新的活性成分研究。 而对于近几年新发现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虽己有报道, 但仍需进行深入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对 靛玉红的结构修饰及药理学研究, 已揭示其抗肿瘤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以靛玉红为先导物, 从其衍生物中开发研制抗肿瘤特别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药物值得关注。 目前板蓝根新活性成分的抗病毒、抗菌作用机理不是很清晰。其药理疗效究竟是作用在 单一靶点上还是作用于不同部位上尚不清楚,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这一资源, 有必要进行更深 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和开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