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天津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对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数量结构进行数理分析,具体运用土地利用数量评价、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评价、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评价等方法,得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天津市的土地利用中存的问题而使土地配置得到优化。
详细介绍:
土地是人类是人类生存发展且不可替代的、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资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造成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显化。 本文对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数量结构进行数理分析,具体运用土地利用数量评价、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评价、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评价等方法,得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天津市的土地利用中存的问题而使土地配置得到优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产业结构不合理己经成为制约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而现有的城市土地不可能走外延扩张占用耕地的道路,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现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进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调控,提高用地效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本文通过对天津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数据评价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分析、优化天津市土地利用结构。最终提出优化意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调研以及数据收集,通过土地总量评价、程度变化评价、潜力评价等对天津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建立线性模型对土地结构进行优化。对新一轮天津市规划修编有辅助性作用。提出了针对于天津市土地利用结构特点的可行性意见。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人地矛盾突出。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进行评价研究,提出了针对于天津市土地利用结构特点的科学、可行的意见。对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进行的天津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有指导性意义。

作品摘要

土地是人类是人类生存发展且不可替代的、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资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造成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显化。 本文对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数量结构进行数理分析,具体运用土地利用数量评价、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评价、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评价等方法,得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天津市的土地利用中存的问题而使土地配置得到优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兰英,田艳霞.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述评[J].现代城市研究.2004(1):90-91 [2]顾湘,曲福田.中国土地利用比较优势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土地科学.2009(5):32-35 [3]朱晓华,蔡云龙.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结构及其机制[J].地理科学.2005(12):45-47 [4]王万茂.论土地生态经济学与土地生态经济系统[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5-l0 [5]严金明.简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06(4):20-25 [6]朱风武,彭补拙.温州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01(l):22-24 [7]严金明,蔡运龙.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比较研究[J].资源管理.2001(4):18-20 [8]边学芳,吴群,刘玮娜.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分析[J].资源科学.2005,5:73-75.

调查方式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对于土地利用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并形成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派系及理论成果,这些派系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促进了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体的理论模式如下: (1)历史形态学方法与生态学派的理论模式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人文生态学派。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的生态学派主要是采用描述性的历史形态方法,来概述城市土地利用的历史增长趋势,并归纳出空间分异规律,以轴向增长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理论等为代表,尤其是后三者就是后来对城市科学产生广泛影响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三模式。 (2)空间经济学方法与经济区位学派的理论模式 与历史形态学派的描述特性和归纳方法不同,经济区位理论旨在以市场平衡理论为基础,注重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系统的数理分析方法来演绎和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模型,分析和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决策和空间模式。 (3)行为分析方法与社会行为学派的理论模式 行为学派强调对人的研究,提倡把人的价值观、意识和能动性等非经济的社会动力因素纳入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范畴,用城市社会系统来代替市场作为土地利用区位决策的场所。 (4)政治经济学方法与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模式 实际上,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决策和空间模式并不是由无数个体在自由而没有组织的土地市场中随意行为决策的结果,而是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方式。 迄今为止,西方的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研究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未形成一个综合协调的理论体系。这一方面有赖于各种方法依靠新技术、新理论的引用而更趋完善,如可以用GSI和RS来加强历史形态方法的空间分析能力;结合资本投资理论以发展经济区位理论模型;但更重要的是引用新的理论范式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综合协调前述的各种方法与理论,这仍有待于研究思路上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