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国家及高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足。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我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及时发现咨询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特有模式和发展机制的措施,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详细介绍:
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大学生杀人和自杀现象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前几年的马加爵杀人案和最近的药家鑫事件无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当心理问题来临时他们没有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极端的行为呢? 2.理论背景:我们主要从心理咨询...(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1. 调查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2. 了解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3. 发现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问题。 思路:1.分析了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状况及大学生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相关研究,从而发现此次研究的目的意义。2.通过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以及同学们对其工作的评价,从中发现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3.提出解决对策,为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就全国而言: 1.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仅146篇; 2.医学院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不到10篇,尤其是中医类院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则是空白; 3、作为高校大学生以自身角度来研究的尚未检索到,一般研究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就是从管理者角度来研究。 (二)就河南省而言: 1.除了师范类院校,各个高校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2.作为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更是空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了解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及同学们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态度; 2.同时发现了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问题。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措施和创新方法,配合心理咨询老师工作,保障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健康进行。 3.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科研报告,有利于学术研究。 4.同时把理论用于实践,开创新的咨询模式,并可为其高他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借鉴。

作品摘要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突出,尤其近几年大学生不断出现的自杀现象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为什么当问题来临时他们默默的独自承受,没有去进行心理咨询来寻求帮助呢?因此,了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很有必要。“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研究”的撰写正是基于这一目的。 通过调查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进而了解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2005.1.12 【2】杨宏飞,刘佳 ,875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9) 【3】王燕晓,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论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6(2) 【4】胡伟国,王晓程,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2006(6) 【...(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30个题目,包括26道单选,4道多选。问卷的编制经过采访学生、初拟试题、反复修改、小范围测试、再修改、定稿等阶段,以保证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在各班班委配合下采用不记名方式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通过前期搜集资料和文献检索,我们发现涉及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较少,全国仅146篇。内容多以大学生去心理咨询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张萍在《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别分析》中指出大学生咨询问题的类别与其性别、年龄、与家庭的关系、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融洽程度有一定关系,同时大学生咨询情绪问题的最多(71.9%),占第一位,人际...(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