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废杂铜再生熔体净化铸造优质铅黄铜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作品研究了以废杂铜为原料铸造生产出的再生铅黄铜型材,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发现其得出其抗拉强度好但是塑性差,再进行显微组织结构的分析以及断口形貌成分的分析,在实验室进行探索技术路线,通过在熔体的净化过程中调整合金成分,向熔液中添加废稀土永磁材料,充分发挥稀土在铜合金再生熔炼连铸过程中洁净晶界等作用使得再生铜合金材的塑性提高20%以上。同时略微提高抗拉强度,通过优化后的产品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
- 详细介绍:
- 本作品以目前严重影响我们环境的废杂铜为研究对象,针对现在我们国家废铜污染环境且不能很好的循环利用的现状、纯铜价格日益升高的国际趋势以及顺应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强资源节约与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针政策。作品研究了以废杂铜为原料铸造生产出的再生铅黄铜型材,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发现其得出其抗拉强度好但是塑性差,再进行显微组织结构的分析以及断口形貌成分的分析,进一步通过研究对比...(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作品设计的目的:作品主要分析以废杂铜为原料再生铸造铅黄铜的强度和塑性偏低的原因,探索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措施。 作品设计的基本思路:针对废杂铜为原料采用现有技术再生的铅黄铜存在强度、塑性偏低的问题,采用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首先弄清现有技术再生的铅黄铜力学性能偏低的原因;通过实验分析实现对铸造铜合金晶界的净化,进而对合金基体强化;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检测。 本作品的创新点: (1)通...(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1、工艺上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分析了现有技术连铸铜材力学性能低的原因,对再生熔体净化处理,提高再生铅黄铜的塑性。2、技术手段上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现代显微分析测试手段对现有技术用废杂铜再生连铸铜合金进行研究,手段先进科学可靠;对再生、净化、铸造的铜合金试棒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检测机构为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技术路线简便易行,通过性能检测→显微组织分析→熔体净化→试棒...(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1、2009年宁波大学储备项目立项的重点项目; 2、2010年宁波大学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产品,图片,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使用说明: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塑性的铜合金在应用中可设计成更薄、更细、更轻的结构件,可以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技术特点和优势:在再生熔炼过程中加入废钕铁硼永磁材料或废稀土钴永磁材料,工艺简单,而且充分发挥稀土资源的作用,制备的铜材塑性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效果显著。 适应范围:废稀土永磁材料净化废杂铜黄铜合金再生、铸造。 技术性说明: 往再生合金熔液中加入合金熔液重量0.10~2.5...(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现阶段国内先进废杂铜再生技术路线为:合金熔炼、精炼、合金成分调整和再生铸造,但因原料大部分或全部为废杂铜,再生黄铜合金中杂质含量高、夹杂多、夹渣普遍等缺陷,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铅黄铜型材的塑性和抗拉强度等始终无法接近以纯铜为原料制备的铅黄铜型材,无法满足市场上对优质铅黄铜的要求。如何提高废杂黄铜作原料再生、铸造黄铜合金的拉伸强度、延伸率成为铜材加工行业一个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是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