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姜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肠道局部病变,经组织液扩散、血液循环等造成周围重要脏器损害,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其以保护正常细胞免受各种不良因素损伤为基础,发挥抗感染、抗炎、抗凝、抗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保护作用,还可用于重要脏器缺血性损伤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姜黄素是否可改善肠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脏损伤及其可能机制。
详细介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外科手术(如肠梗阻、肠道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肠道局部的病变,经过组织液扩散、血液循环等造成肝、心、肺等周围重要脏器的损害,最终形成全身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目前有证据显示肠缺血再灌注后首先扰乱了肝脏中的内源性的生化代谢和各种关键酶的功能,导致了大量的氧自由基和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使肝脏组织形态改变,生理功...(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姜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姜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姜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基本思路:21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姜黄素组。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和肝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肝脏组织中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的动态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肝脏中胞浆性磷脂酶 A2、磷酸化胞浆性磷脂酶A2、环氧化酶 -2和 β- 肌动蛋白 的表达水平。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是在研究室前期研究并得出一定的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评价了肠缺血再灌注在成的肝脏损伤的程度,并观察了姜黄素对肝脏损伤的特殊的保护作用,同时,具体的研究了其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和姜黄素的保护机制,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此鲜有报道。所以,本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姜黄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提高肝脏抗氧化损伤能力、调控某些炎症因子表达有关。提示姜黄素用于治疗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姜黄素对肝脏损伤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为提出治疗肝脏急慢性疾病提供充分的基础理论依据。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只KM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构建肠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分别在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0.3ml PVP-K30溶剂和姜黄素应用液,6h后再次给药。术后24h全部处死,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和肝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肝脏组织中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的动态表达...(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本作品在《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发表。

鉴定结果

本作品通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的技术方法,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评价了姜黄素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肝脏急慢性损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技术方法:病理切片,伊红美蓝颜色,分光光度计检测,蛋白印迹。 检索文献: 王晓辉,王录焕,邓子辉,等.瘦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 感染、炎症、修复,2007,8(3):137-139. 朱枝祥,陈丁丁 . 肠系膜动脉缺血再灌注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研究[J]. 抗感染药学,2002,7(2):93-96. 狄建彬,顾振纶,赵笑东,等 . ...(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其中,姜黄约含3%~6%,是植物界很稀少的具有二酮的色素,为二酮类化合物。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主要用于肠类制品、罐头、酱卤制品等产品的着色。医学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作用。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色素,也存在其它姜科植物中。现代研究发现姜...(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