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养猪户生猪养殖污染控制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猪肉消费省份,也是生猪生产大省,生猪养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更是日益尖锐。为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建立促使污染控制主体将负的环境外部性行为内部化的激励机制,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养猪户污染控制的意识和认识,探讨养猪户污染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养猪户对生猪养殖污染控制技术的采纳以及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调查情况得出建议及结论
- 详细介绍: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迅速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养猪业产值大幅度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然而,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猪粪尿排泄物集中产生、乱堆乱放,使得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一头猪日排粪尿量为6千克(是人类的5倍),年排泄量2.5吨,以全国养猪4.85亿头计,则日排粪量为291万吨,年排粪量为10.62亿吨(刑廷铣,2002)。养...(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撰写目的是通过对农户对于生猪养殖污染控制的意愿(需求)和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为政府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养猪业环境治理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农户的意愿,深入探讨农户对生猪养殖污染的控制行为以及技术选择。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观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农户基本情况、农户户环境意识、农户环境行为、农户环境保护效益4个维度,根据这些维度设计了40个封闭式问题、3个开放性问题,调查对象为当地74户农户,涵盖了其各个层次。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课题将通过实地调研对养猪户应用环保技术进行成本效益评价,探讨养殖户是否采纳环保技术以及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这将为政府了解农户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决策、完善环保补贴政策、推进养猪业污染控制、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以及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猪肉消费省份,也是生猪生产大省,生猪养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更是日益尖锐。为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建立促使污染控制主体将负的环境外部性行为内部化的激励机制,在测度广东生猪养殖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养猪户污染控制的意识、认识和行为,探讨养殖户是否采纳环保技术以及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调查情况得出建议及结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丁颖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 [1] 裴永辉,尹昌斌,程磊磊.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42-44 [2] 王克俭,谭莹.广东养猪业污染环境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217-219 [3] 胡 浩,张 晖,岳丹萍.规模养猪户采纳沼气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江苏121个规模养猪户的实证研究[J].中国沼气。2008,6(5) [...(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书报刊物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纷纷从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但是,许多文献主要是从污染治理的技术角度研究的,其实质还处在末端治理的思维之中,有待从源头上更进一步提高认识。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从国内对畜禽养殖污染控制进行公共政策研究也是近年来才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