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甲状旁腺激素基因 BstBⅠ多态性与儿童钙调节相关激素及氟斑牙的关系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通过现场调研和实验室指标测定,探讨高氟区与对照区儿童外周血甲旁素基因BstBⅠ多态性与血清钙代谢激素及氟斑牙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氟斑牙患者血清OC水平明显增高;高氟区携带BB型儿童血清OC水平高于Bb型儿童,但未发现儿童氟斑牙发生与该基因多态性之间有明显关系;提示高氟暴露条件下,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PTH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影响血清OC的代谢。研究结果为氟暴露人群建立早期健康监护分子标志提供依据。
- 详细介绍:
-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甲状旁腺激素基因(PTH)BstBⅠ多态性与儿童钙调节相关激素、氟斑牙之间关系;为氟暴露人群健康监护建立早期分子生物标志提供依据。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高氟区与对照区8-12岁儿童外周血PTH BstBⅠ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血清Ca、CT、OC水平及氟斑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PTH BstBⅠ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儿童中分布无...(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氟是组成人体牙齿及骨骼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表现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地氟病是一种环境与基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因此,从微观角度研究地氟病的分子机制已成为趋势。就地方性氟中毒而言,遗传易感性与氟斑牙的关系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探讨高氟暴露与遗传易感性在儿童氟斑牙发生中的作用,为研究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相互作用提供基础资料,为地氟病的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以往对氟中毒的研究多见于氟对骨相组织的损伤及对生殖、内分泌等的影响,而从分子水平对地氟病进行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氟与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入手,探讨了环境氟-PTH基因交互作用对氟斑牙及钙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并发现高氟暴露条件下,携带PTH BstBⅠ不同基因型可能影响骨钙素的分泌和代谢;经查阅文献,尚未发现与本研究思路、结果类似的报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河南省属于地氟病流行的高发区,氟中毒患者近600万人,尽管氟中毒的病因已经明确,但遗传易感性在氟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钙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氟骨症及儿童氟斑牙之间关系的探讨,以期发现影响氟中毒发生的遗传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氟中毒的早期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结果对地方性氟中毒的环境健康效应研究、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基因(PTH)BstBⅠ多态性与儿童氟斑牙及钙调节相关激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开封、通许2县8-12岁儿童为观察对象,按照氟斑牙患病情况分为高氟区患者组,高氟区非患者组及对照组;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以 PCR-RFLP 方法检测BstBⅠ基因多态性,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清钙调素及骨钙素含量。结果 BstBⅠ基因型分布频率:氟斑牙患者为BB 85....(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本论文为最近研究结果,已投稿至《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待发表(稿号:1090534)
鉴定结果
- 立题有据,研究思路清晰,方法先进,讨论分析较为深入,符合生物医学原理。资料齐全,实验记录完整、真实,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推广价值。建议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探讨基因多态性致氟中毒的分子机制。
参考文献
- 1.Environmental and people's health in Chin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2001 2.Everett ET, Yan D, Weaver M, et al. Detection of dental fluorosis-associ...(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河南省是一个氟病大省,病区总人口粗略估计近1200万人,氟中毒患者600万人。氟中毒以骨骼、牙齿为主要受累器官,严重可导致骨骼弯曲变形,因此,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妨碍生活和劳动能力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尽管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已十分明确,但在同样的生活环境、同样接触水平的人群中,仅有部分人群患病,提示个体对氟敏感性/耐受性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很可能与钙代谢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