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粉体法再造翡翠的工艺过程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天然翡翠资源日趋枯竭,现有资源以缅甸翡翠为主,且大部分质地较差,本文通过利用天然缅甸翡翠边角料及含杂质过多的低档翡翠进行粉体法翡翠再造,对工艺过程,影响再造翡翠颜色、密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体(SPS)900℃,7.7KN作用下,所得样品与天然翡翠较为接近,物相分析表明为NaAl[Si2O6],硬度为700-1000(HV)。
- 详细介绍:
- 粉体法再造翡翠工艺过程研究报告 1 实验方法 实验以缅甸翡翠中黑色物质多、透明度差和加工剩余边角料为原料,将翡翠块料进行初步碎化,用WCF-3型电磁分选仪进行分离,将磁选出的近无色翡翠粉体添加5wt%粘结剂(无铅硼酸盐玻璃)和1 wt %致色剂(天然富Cr硬玉),按照20:1(大小球之比为1:3,大球直径为3mm,小球直径为1mm)的球料比放入玛瑙球磨罐内,采用QM-ISP2型低...(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本发明利用日益稀缺的天然翡翠资源,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将天然多晶集合体翡翠粘合,在不改变翡翠晶体结构的基础上制备出体积大、透明度较高的仿天然翡翠材料。针对技术领域的不足,避免采用合成翡翠过高的压力和温度,通过将天然翡翠边角料细化、磁选、压制、烧结等工艺最终制得与天然翡翠相近的翡翠制品。
科学性、先进性
- 与共知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1. 与高温高压制备合成翡翠相比,原料准备简单、工艺流程容易控制、生产周期短、可实现大批量生产,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低温高能球磨、放电等离子体快速烧结使翡翠原料的晶体结构不被破坏。 2. 能够有效提高天然稀缺翡翠原材料的利用率,由于目前翡翠加工过程的边角料大多当做废物进行处理,通过本技术,可以将所有废弃边角料进行回收利用。 3. 由于采用天...(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本发明以论文形式于2010年10月21日至24日在江西景德镇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上参展。 该论文在《材料工程》杂志中发表,被EI检索。
作品所处阶段
- 产品开发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产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利用该发明制作的再造翡翠在颜色、颗粒均匀度、光泽、硬度等方面皆能达到宝石级翡翠的要求,从而解决低档翡翠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该发明工艺既能制作小件饰品,也能制作成大型的摆件或家居用品等,造型多变,适用性十分广泛。对于个人、家庭、大型酒店、娱乐场所以及室外等地都能具有非常大的装饰和美化作用。在翡翠销售、室内室外装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应。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人们就已进行人工宝石材料的合成研究。在人工合成的众多名贵的宝石中,由于翡翠所具有的特殊结构,直到1990才能人工合成,但是目前为止所合成的翡翠质地远远地不能商业化。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学工作者们就翡翠的构成原理及合成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就性质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Yoder等人热力学方面的工作,如翡翠的摩尔体积、热膨胀、压缩率及在低温和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