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fMRI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研究病理状态下(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通过Block方法设计,利用fMRI观察巨刺右侧外关穴后对不同脑区的激活和负激活效应,探索巨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机理,为临床上运用巨刺疗法治疗疾病做理论支持。
- 详细介绍:
-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对脑部功能区的激活/负激活。方法: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外关穴巨刺(即针刺健侧上肢外关穴)。Block方法设计针刺过程,同时接受fMRI全脑扫描,所得数据采用SPM2分析。结果:表现为左侧偏瘫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针刺时,双侧脑区均有显著激活,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18、19、20、21、22、37、39、46区和小脑后叶、扁桃体、山坡。负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3、4、9、10、11、18、19、21、36、38、46、47区和小脑后叶锥体。结论:偏瘫患者外关穴巨刺可以特异性激活主管语言处理与感觉有关的脑区,负激活主管运动的脑区,这可能是外关穴巨刺治疗中风的机制之一。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研究病理状态下(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通过Block方法设计,利用fMRI观察巨刺右侧外关穴后对不同脑区的激活和负激活效应,探索巨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机理,为临床上运用巨刺疗法治疗疾病做理论支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经纳入针刺机制的研究,将穴位的针刺效应和特定脑区的激活/负激活关联起来。 先进性:作为古代针法之一的巨刺,近些年来报道其治疗中风的文献日渐增多,但巨刺疗法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尚未见报道。 独特性:本课题采用Block的方法,观察巨刺右侧外关穴后对不同脑区的激活和负激活效应,有一定创新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针灸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多种病症,但其机制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对其疗效的作用机理不明确。为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针灸的适应范围,亟需阐明其治疗的科学性。结合赖新生教授的假说:“经穴特异性与脑功能活动相关”,认为人体作为生物体,针刺经穴干预的反应和调节作用必须经过脑作为中枢的调整和整合,再作用于靶器官。因此该研究应用fMRI技术,把巨刺时的特定效应与脑区的激活/负激活相关联,从而为治疗疾病做理论基础。
学术论文摘要
-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对脑部功能区的激活/负激活。方法: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外关穴巨刺(即针刺健侧上肢外关穴)。Block方法设计针刺过程,同时接受fMRI全脑扫描,所得数据采用SPM2分析。结果:表现为左侧偏瘫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针刺时,双侧脑区均有显著激活,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18、19、20、21、22、37、39、46区和小脑后叶、扁桃体、山坡。负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3、4、9、10、11、18、19、21、36、38、46、47区和小脑后叶锥体。结论:偏瘫患者外关穴巨刺可以特异性激活主管语言处理与感觉有关的脑区,负激活主管运动的脑区,这可能是外关穴巨刺治疗中风的机制之一。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任秀君,王保国.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J].针刺研究.2009,34(3):207-211 2、刘波,刘岘,龙玉,等. MRI观察针灸后效应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2):2186-2189 3、张毅.基于ICA方法的针刺效应网络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林忆平,潘雷.巨刺的现代研究概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5):41-43 4、石学敏,针灸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6 5、张晔,冯士刚,冯洪波,等. 负激活脑区相互作用的任务相关性[J]. 科学通报. 2008,53(7):788-792 6、Hui KK, Liu J, Marina O, Napadow V, Haselgrove C, Kwong KK, Kennedy DN, Makris N. The integrated response of the human cerebro-cerebellar and limbic systems to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t ST 36 as evidenced by fMRI. Neuroimage. 2005 Sep;27(3):479-96 7、Kong J, Gollub RL, Rosman IS, Webb JM, Vangel MG, Kirsch I, Kaptchuk TJ. Brain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expectancy-enhanced placebo analgesia as measur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Neurosci. 2006 Jan 11;26(2):381-8 8、黄泳,黄璐,赖新生,等. 针刺阳陵泉和非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564-566 9、陈俊琦,黄泳,邹燕齐,等.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内关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127-1129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巨刺法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痛证[1-3]、神经康复[4-7]等方面更是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目前对巨刺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古医籍整理、临床治疗经验、临床疗效等方面,科学、规范、合理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这样就使我们在证明巨刺法的疗效时缺乏有力的证据。 再者,对其理论的研究尚缺乏有力的证据,其作用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有关于其理论探讨也只是局限在神经传导和对中风治疗起效等方面,解秸萍[8]认为神经系统在巨刺的作用机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大脑皮层是巨刺效应产生的重要生理结构基础,巨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多层次的,其效应的产生是各级中枢整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宋秀嫒等[9]认为针刺一侧腧穴,可同时激发两经的经气,诱导皮肤反射使对侧肢体伸展,对在脑干水平的影响是双侧的,可能过影响脑干网状结构调节下行抑制。 当前,可以利用现有的多种神经影像技术来观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就可以非侵入的获取高分辨率的大脑结构图像,其一项特殊技术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通过检测大脑中血液动力学响应来测量大脑区域的活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为我们研究大脑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特性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从而有力的反应了针刺效应作用于大脑的功能机制[10]。fMRI具有直观性、系统性、可重复性、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准确定位脑功能区、对人体无创伤性、无放射性等优势,目前已广泛用于针刺机理的研究中。经典的BOLD-fMRI所研究的是任务相关的脑激活,主要的任务采用模块(block)设计和事件相关(event-related)设计,研究中所显示的功能脑区就是由任务状态与无任务的对照状态相减后得出的。常见的block设计,多为行针一定时间(如30s)、再留针相同时间,如此反复,在这一经典的为大多数人接受实验设计中[11-14]。但巨刺疗法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