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广西典型重金属污染矿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
小类:
哲学
简介:
由于长期的矿业活动,使广西南丹县大厂镇的环境受到了污染,不论从眼前还是长远来看,在大厂镇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又是关系着整个环境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大厂镇的四所中小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当地中小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情况,结果表明,大厂镇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处于较高级水平,但仍存在“知”、“意”与“行”相对脱节的现象;在大厂镇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任重道远。
详细介绍:
南丹县大厂镇位于广西西北部,这里以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其中锡占全国第一位,锑、锌、铅居全国第二位,铟储藏量世界第一,被誉为“新兴锡都”。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大厂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厂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大厂镇的矿业活动使这里的交通流量非常大,又因四周环山的地势,运输矿石的机动车造成的交通扬尘和矿业粉尘导致整个城镇烟尘污染严重。因此,环境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大厂镇环境恶化的迫切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而环境意识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通过环境意识调查不仅能够切实了解被调查者环境意识的基本状况、把握被调查者环境意识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且能够为合理选择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提供指导。本课题组于2010年4月对大厂镇的的环境问题和中小学生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对大厂镇中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不仅能够切实了解被调查者环境意识基本状况,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还能够为合理选择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提供指导。因此,环境教育的开展是大厂镇环境恶化的迫切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而环境意识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及评价的基础,为大厂镇实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帮助。 基本思路:文献搜索整理→调查问卷设计→实地调查→资料整理→构建相关数据库→分析研究→成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科研调查小组通过大厂镇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对广西各重金属污染矿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评价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科学性;考察当地中小学生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所具有的环境意识水平,显得非常有意义,目前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中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未有报道,同时,大厂矿区是广西典型的重金属污染地区,因此,本调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先进性及独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南丹县大厂镇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大厂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厂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环境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大厂镇环境恶化的迫切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而环境意识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通过环境意识调查不仅能够切实了解被调查者环境意识的基本状况、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且能够为合理选择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提供指导。通过对大厂镇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的调查,对教育部门为制定具体的环境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作品摘要

由于长期的矿业活动,使广西南丹县大厂镇的环境受到了污染,不论从眼前还是长远来看,在大厂镇广泛开展环境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其中,中小学环境教育又是关系着整个环境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了大厂镇的四所中小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地中小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厂镇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处于较高级水平,但仍存在“知”、“意”与“行”相对脱节的现象;在大厂镇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新英,赵才流,吴浩东,韦金告,张干.广西一个典型矿业镇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04):79. [2] 王向东.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与环境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 [3] 艾美荣,黄继山.中小城市中学师生环保意识调查-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四川教育,2007,(10),126. [4] 刘安平.重视环保教育 营造绿色氛围——湖北省咸宁市实验小学环保教育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03),14 [5] 胡 敏,范支柬.师专非环境专业学生环保意识调查[J].环境科学动态,2005,(4): 50-51. [6] 吴韦萍.注重环保体验深化环保行为[J].环境导报,2003,(7): 36-38. [7] 陈育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2006,56. [8] 王唤芝.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小学环境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3,16. [9] 吴韦萍.注重环保体验深化环保行为[J].环境导报,2003,(7): 36-38. [10] 徐辉、祝怀新. 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1—102.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统计报表、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外关于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的论述很多,主要研究点集中在(1)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策略;(2)各类其他特定人群的环境意识调查;(3)中国公众环境意识形成机制及形成途径;(4)环境意识的应用;等等。 如张金俊提出,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机制大致有三:迅速恶化的环境状况和公众自身的生存危机,中国政府不断推进的环境宣传教育,城市精英的集体行动,媒体、民间环保组织的宣传与动员。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促进了环境状况的改善,推动了公众素质的提升,能够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宋言奇在苏州市选取714个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发达地区农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村民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环境态度的积极程度、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三者之间不总是一致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上的群体、女性群体和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环境态度积极程度以及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下的群体、男性群体、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各个群体获取环境知识的渠道以及关心环境的目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以上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或是正常环境下的农村地区,对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地区的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和环境教育研究还未见报道,特别是对广西大厂矿区这么一个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环保宣教等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人专门作过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