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高产紫杉醇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研究分别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菌株HD1-3孢子,选育到了1株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紫杉醇突变株;成功地构建了高产紫杉醇菌株UD14-11与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为寻找、分离微生物生物合成紫杉醇相关基因和利用基因工程或代谢工程手段定向设计改造菌株奠定基础。
详细介绍:
紫杉醇(taxol)是一种复杂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三环二萜类化合物。微生物发酵法是可以无限生产、大量获取紫杉醇的很有前景的方法。但目前利用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基本处于试验阶段,离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限制因素是筛选到的菌株产量太低和缺乏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因此,高产菌株的选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本研究分别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主要目的是选育高产紫杉醇菌株,并构建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与出发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分别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菌株HD1-3孢子;以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为tester,菌株HD1-3为driver,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与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合成紫杉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筛选到的菌株产量太低和缺乏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本试验为选育高产紫杉醇菌株及其合成提供了独有的研究材料。国内外尚未发现有分离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报道。微生物合成紫杉醇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是构建高产紫杉醇基因工程菌株的重点。试验为寻找、分离微生物生物合成紫杉醇相关基因和利用基因工程或代谢工程手段定向设计改造菌株奠定基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选育到了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紫杉醇的突变株,成功地构建了高产紫杉醇菌株UD14-11与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为寻找、分离微生物生物合成紫杉醇差异表达相关基因和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手段定向设计改造菌株奠定基础。为内生真菌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与思路。本试验为早日实现生产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故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推广应用前景。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选育高产紫杉醇菌株并构建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与出发菌株HD1-3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方法:分别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菌株;以选育到的高产紫杉醇菌株为tester,菌株HD1-3为driver,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选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结果:试验确定的紫杉醇产生菌HD1-3孢子复合诱变的适宜条件为:将106 cfu/mL孢子悬液...(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惠展. 途径工程—第三代基因工程.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张蓓. 代谢工程. 第一版.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文,唐功利. 以生物合成为基础的代谢工程和组合生物合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4黄薇, 方孝东, 赵文明, 林栖凤. 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 生物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微生物发酵合成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菌株产量太低和缺乏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本试验为选育高产紫杉醇菌株和及其合成的相关基因提供了独有的研究材料。迄今为止在国内外还尚未发现有从紫杉醇产生菌中分离到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报道。本试验成功地构建了高产紫杉醇菌株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为寻找、分离微生物生物合成紫杉醇相关基因和利用基因工程或代谢工程手段定向设计...(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