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的相关调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小类:
教育
简介:
论文第一章介绍研究的构架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的定义、意义和目前状况;第三章统计分析陕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第四章是企业对社会实践及就业现状的认识,对大学生的能力评价和具体问题的分析;第五章对陕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社会实践调查的反馈以及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的总结;第六章总结我国高校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社会实践体制、促进大学生就业建议。
详细介绍: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构架和研究思路 为得到更加科学的研究结果,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构架和研究思路,我们做出了详细的研究思路流程图供读者参考(见论文)。 第二章:介绍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的定义、意义和目前状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或者在课外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认识国情﹑受教育﹑长知识﹑长才干和做贡献一系列活动过程的总称。 就业能力是一个学术性的概念,许多组织机构和个人都对它作出了解释。Beveridge(1909)就已经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但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他提出就业能力在于判别人们是否具有劳动能力,用以分辨失业人士是否具有就业能力。 总体来说,我国的就业压力总量过大。 2006年3月,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就业领域首部基本法律《就业促进法》正式施行,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会议,再次吹起了重才、识才、聚才、用才的强劲东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也体现了“平等就业”、“充分就业”的理念,确定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包括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推进劳动权益的平等,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劳动者的自由流动,降低一些垄断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更畅通。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以缓和严重的就业形势。 第三章:统计分析陕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本问卷(见附录1)调查对象为陕西省不同地域(陕南、关中、陕北)不同院校的1200名在校本、专科生,旨在了解他们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以及参与情况,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调研、个案访谈等方式,本问卷采用非随机抽样中的配额抽样,抽样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按照文科、理科、综合类别归类,抽取19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 本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88份,回收率90.66%,有效问卷1012份,有效率93.14%。其中男生432人,占调查总数的42.7%,女生580人,占调查总数的57.3%。一年级203人,占20.0%;二年级270人,占26.7%;三年级442人,占43.7%;四年级97人,占9.6%。 主要采用频数分析、SWOT分析对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现状做了深入分析(详细分析见论文),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参与状况,了解学校和企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落实状况,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第四章:企业对社会实践及就业现状的认识以及对大学生的能力评价和具体问题的分析 在对“企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就业现状的认识”调查中,本问卷选择了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建筑企业、金融企业、IT电子企业),所在地域不同的企业(包括东部一线、东部二线城市,西部一线、西部二线城市),性质不同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规模不同的企业(包括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共调查了60家企业,发放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7份有效率为95%,下表为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分布比例。 了解企业中大学生的整体评价,反馈当代大学生在企业中的能力表现;调查分析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要求情况;了解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状况。(具体分析见论文)。 第五章:陕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社会实践调查的反馈以及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的总结 针对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影响我们拟定了关于“陕西省大学毕业生工作情况及社会实践状况”的调查问卷。这份问卷旨在通过对陕西省毕业生当前的工作情况的调查,以及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具体情况的调查分析,反馈出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意义。 我们通过网络问卷和实体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统计结果:共发放问卷206份,回收192份,回收率93.20%,有效问卷181份,有效率94.27%。通过问卷的调查统计了解毕业生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知情况,研究分析已毕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状况对其目前薪酬、职位的影响(具体分析见论文)。 第六章:总结了我们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社会实践体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大学生在实施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1)大学生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许多大学生有一种“从众”心里,他们没有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形式,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收获甚微,挫伤了积极性;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搞形式、走过场情况严重。 (2)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自我培养意识淡薄、努力不够。面对就业难,许多大学生有种定势心理,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过多地归咎于社会、学校、企业等。因此,这部分学生培养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意识淡薄,在学校期间不注重自身社会实践能培养,只混个文凭而已。另外,也有部分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教育中认识到了自我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足够耐心,往往会出现“三分钟热”的现象,再加上学业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自我培养的意识会逐渐淡化,影响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 学校对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表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如教学计划中虽然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未能全面落实,存在学生的实践任务和实践时间随意改动或缩短、外出参观学习会因各种原因被取消等现象。所以高校应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意义,因地制宜,采用各种的办法,把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行动上。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延续传统的课程体系。高校课程设置存在理论性课程内容多,实践性课程内容少、必修课课程内容多,选修课课程内容少等缺陷。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增加社会践能力课程内容、增加实践课比例如今在现有的高校课堂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沿袭传统的“灌输式”的教法。这种方法过于强调学科陈述性知识的严密性,过分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机械的记忆和被动的模仿,阻碍了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陈述性知识虽然训练扎实了,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等社会实践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造成人才培养的“高能”现象。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相差甚远,这些问题都会直接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瓶颈,使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 (3)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指导学生实习操作的能力偏低,对培养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特殊社会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受传统的“教育”的影响,高校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双师型”的教伍普遍缺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张皮”目前,高校教师中年轻教师占多数,多数年轻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实际研发和项目开发的经验,在指导学生从事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时,就显得底气不足,无疑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特殊社会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4)课外实践活动重形式轻实效,降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 课外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期间在校园内或校园外的实践活动,即包括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有三种形式:一是校内课外实践活动,二是校外课外实践活动,三是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结合。课外实践活动中蕴涵大量的程序性知识,是培养大学生一会实践能力和特殊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就如火如荼,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广大学生得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促进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课外实动中程序性知识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了课外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社会实力中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应该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目标。 三、企业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和用人单位“双赢”,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模式。然而,企业参与高校合作培养的积极性不高,通过调查得知,用人单位参与高校合作培养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二是缺乏可操作的有关政策法规;三是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市场竞争压力很大,无暇顾及合作培养;四是担心学生上岗会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甚至要承担出事故的风险,影响单位效益等。 四、针对完善社会实践体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与积极性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主要媒体对社会实践加大宣传,同时可以创办专门的海报、刊物、网站等,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和认识。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从企业招聘人才的视角出发,大学生社会实践亟待创新。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根据本论文分析,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社会实践需要创新。通过各媒体为广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的奖惩激励机制,强化参与积极性。例如,高校对在社会实践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授予“社会实践标兵”称号并提供一定社会实践经费,有些院校有学分奖励制,这一做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奖励措施。有时候提供的经费不是很多,但它是高校对优秀实践者的认可。再比如,有的院校对没有假期社会实践经历的同学,不给与学分奖励。适当应用惩罚手段,改正不良行为,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真正做到奖励先进、惩治落后的目的。 (2)将实践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开展大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使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社会实践;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践课程纳入教学中,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改变传统基础教育的现状,需要相关实践指导,在大学中积极开展培训服务,鼓励大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掌握一些实践要领,实践前准备,使得大学生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满足企业要求。 (3)建立大学生专项实践资助体系,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经济资助,解决大学生实践资金问题 目前高校将大部分的经费基本投入到教学和科研项目上,而用于社会实践经费很少,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再加上许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大量学生想实践但无能为力。在经费资助和投入机制上,需要建立以政府为导向,以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以个人和社会资助为补充的投入机制。政府确保部分资金提供社会实践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学校安排一定资金,有计划地投入到该体系中,同时要不断优化环境,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和人才投入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吸引各类企业加大人才培养计划资金。 (4)通过经济刺激,鼓励企业接纳大学生到企业实习 从财税政策等方面鼓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加大应用财税政策工具,鼓励和扶持企业培养人才。企业每年初向政府部门提出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年底经政府考核完成计划的企业,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返回培训费。落实企业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尽量简化程序和审批权限,实现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5)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 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合作,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人才培养的共识。企业应该为学校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和生产实习课题,并配备专业人员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足公司需求的人才。同时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企业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订,使高校课程趋于合理,实现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 (6)加强西部建设,引导大学生到偏远地区服务工作 通过发展农村地区的工农业,增加就业、习岗位,吸引广大学生前往实习、工作。此外,力图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或者控制体制,例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考取公务员,首先到农村实践学习;师范生免收学费,只需毕业到西部地区支教服务。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使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社会实践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分析社会实践现状,发现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大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摆正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学校应该加大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完善实践机制,真正做到实质性的工作,而不是空喊口号;企业应积极的与学校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学校做到“双赢”;政府应该继续推行相应的政策以配合好社会实践机制的建立。 经过研究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密切相关,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择业、就业。但是对于目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下大功夫去解决、完善,为此我们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拙见,期望为完善大学实践机制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相信社会实践将会成为一盏明灯,照耀在大学生学生实践生活中,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品图片

  •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的相关调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的相关调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的相关调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的相关调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的相关调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国内不同企业,分析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通过对陕西省已毕业并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调研,验证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的相关性。 思路: 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实践和就业的诠释。调查分析在校学生、毕业生的实践状况,以及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分析学校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的相关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 1、问卷一采用非随机抽样中的配额抽样,问卷二以及问卷三采用随机抽样; 2、通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最后采用swot图表分析总结。 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和大学生就业方面二者相关性为出发点进行研究; 2、采用多种纵横向分析方法,以社会实践为契机,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的,为学生、学校和企业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对陕西省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的调查,挖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方面的认知状况。 2、对于学校而言,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健康开展,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结合,培养更多满足于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3、对于企业而言,积极的探索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将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发展和生产相结合,更好为社会服务。

作品摘要

采用走访、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统计报表等研究方法以陕西省为例对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企业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和对大学生能力评价情况;陕西省毕业后已就业大学生目前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能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认识的不够全面参加社会实践有一定从众心理、实践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容肤浅形式化严重、关于社会实践课程设置少、考核制度不完善、指导老师少和经费不足,企业在招聘时普遍优先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一般,在校企合作机制上愿意与高校合作,但是目前合作情况不是很理想,毕业一到三年内已就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组织实践次数多和参加次数多的同学在薪酬和职位方面相对较高。根据这一结果分析产生主要原因有: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度不够,企业缺乏让学生进行实质性的生产实习,政府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 [2]史守中、孙钦军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1) [3]叶玉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2000,20-22 [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 [5]阮俊华,知行合一实践报国,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 [6]赵振华,教育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2007, 5(4) [7]郑晓明.就业能力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8(3):91. [8]胡树祥、吴满意、王亚非,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01) [9]文晓凤:《信息时代就业能力的发展》,《企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10]谢志远.关于培养人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2005,(1) [11]赖德胜.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府职责.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10-12

调查方式

1、本论文调查方式主要是实地问卷调查、网上问卷调查和统计报表; 2、其次采用走访、现场采访; 3、同时采用个别交谈,会议,影视资料等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内情况: 从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更多的是对就业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许多高校研究者不重视就业能力的研究,例如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研究,最近几年有些专家主要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对策研究。2008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专家加大对就业方面的研究,如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等。有些专家借鉴国外大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研究很少。 2、国外情况: 国外在社会实践方面有一深入研究,拥有丰富的经验。有些国家对社会实践研究并建立一些模式,如”产学合作模式”,”社会服务模式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问题研究成为欧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国外学界探讨的焦点是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并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一系列探讨,例如大学课程中如何将就业力提升嵌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并提出具体策略。另外国外在促进就业方面有专门的立法模式:综合立法,例如德国在《联邦社会法典》中列入了《联邦就业促进法》;韩国的《基本就业政策法》。建立自己的就业模式,例如美国的非营利性就业组织,在学生、高校、企业之间充当重要角色;德国“慕尼黑就业模式”是德国教育与就业服务模式相连接的一种就业模。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