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疫情与民生: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数理
简介:

2008-2010年,项目组深入鄱阳湖血吸虫病疫区南昌、新建、进贤、鄱阳、余干、永修、星子和都昌等8个县展开了调研,访谈2136人次,以8个县的查、灭螺数据、1961-2008年温度、降水量等资料,构建鄱阳湖区气候—血吸虫病传播指数预测模型,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分布特征和规律,结合疫区居民生活状况调查,从政府、社区、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改善民生对策建议。

详细介绍:

一、调查背景
民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民生之本。气候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寄生虫病。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湖区,其中**省的11个疫区主要位于鄱阳湖地区以及赣江的少数部分区域。近年来,鄱阳湖流域的血吸虫病疫情呈扩散趋势,疫区主要分布于湖区沿岸8县160个乡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达200余万。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实现**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的扩散,势必会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严重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作品概述
近两年多来,项目组成员先后到**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都昌血吸虫病防治所、省气候中心、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等相关部门调研,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项目组成员对鄱阳湖血吸虫疫区南昌、新建、进贤、鄱阳、余干、永修、星子和都昌8个县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报告以鄱阳湖血吸虫病疫区8个县的查、灭螺数据、1961-2008年温度、降水量等资料,构建鄱阳湖区气候变化—血吸虫病传播指数预测模型,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分布特征和规律,结合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区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最后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并从政府、社区、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改善民生对策建议。
三、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性
在实地调研和宣传活动中,运用了PRA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参与观察法、经验分析法等等多种学科理论及方法开展研究研究工作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鄱阳湖8县疫区居民,运用多段抽样、分层抽样及简单随机抽样等方法相结合,使调查对象更具有代表性。在调查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调查相关单位6个,合计调查2136人(次)。在后期的调研报告撰写过程中,运用GIS技术和Excel、SPSS等软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区血吸虫病疫情特征,并结合疫区走访调查,分析了疫区和民生的关系。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理论比较多,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还比较欠缺;血防部门偏重于从防治效果出发,却极少将血防与疫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目标相结合;首次在鄱阳湖区构建气候-血吸虫传播指数预测模型以及鄱阳湖区气候-血吸虫病分布信息图等科学、直观的模型与图表,将填补该方面的空白。
四、作品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
作品调查结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可为**乃至全国湖沼型血吸虫病综合防控及疫区改善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获奖情况: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二等奖
(1)“基于气候变化鄱阳湖区钉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医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医学地理学术讨论会” (2010年),收入论文摘要集;
(2)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the epidemic of schistosomiasis in Poyang Lake Region.EPLWW3S已录用(EI检索)
(3)“鄱阳湖区有螺洲滩分布特征研究”,《江西科学》杂志,2011年第2期已发表。
(4)本报告有关成果得到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认可,主要结论将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参考依据。
(5)**日报关注并报道课题组调研活动。(2011.5.23B2版综合新闻)

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