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谈“同气相求”与“隐喻”的关系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哲学
简介:

作品约7500字,全文发表在核心期刊和国际大会论文集。创新性地将中医学相关概念与语言学相关概念结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选题视角独特。提出了同气相求思想与隐喻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的观点,同时指出了具体的联系点与区别点。认为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提出其产生根源在于所植根的文化传统。将利于我们更全面清晰地认知中医概念和中医理论,从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详细介绍:

浅谈“同气相求”与“隐喻”的关系 一、概况 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 字数:约7500字 发表: 1、全文收入《第二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论文集,2011年10月。第二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是一次国际性的中医盛会,51 个国家和地区的 147 位境外嘉宾和全国 30 个省、市 73 个单位的 400 名嘉宾与会,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本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承办,主题“人才决定未来”。大会很成功,将对未来全球中医药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发来贺信对大会表示祝贺,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伊朗驻中国大使萨法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佘靖等领导作了重要发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Daily 、中国中医药报、法国现代中国研究杂志等12 家媒体对大会进行了跟踪报导。大会形成了指导中医药教育发展医药国际化推广、中医药临床实践的重要文件—— “北京宣言”。大会从国内外嘉宾提交的论文中,精选出35篇优秀论文,形成《第二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论文集》,本文即为其中的一篇。 2、全文发表在《世界中医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年第3期。 二、前研究概况 作品将中医上的“同气相求”与语言学上的“隐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选题视角独特。就已有资料看,目前研究“同气相求”者众,研究“隐喻”者更多,而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者,甚少。作品提出了“同气相求”思想与“隐喻”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的观点,并且具体指出了具体的联系点与区别点,并分析了联系点和不同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两者所植根的不同的文化传统。 数字说明:查中国知网,以“同气相求”为主题词进行标准检索,检索到记录383条;以“隐喻”为主题词进行标准检索,检索到记录24837条。而以“同气相求”并含“隐喻”进行为主题词进行标准检索,仅检索到记录2条(含本文),分别集中在2010年1条、2012年1条(即本文)。2010年1条被下载频次0次,2012年1条(即本文)被下载频次38次。 三、创新点 1、将中医学概念与语言学上的概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2、认为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 3、认为两者又具有密切的联系。 4、将中医学概念与语言学上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 5、提出了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两者所植根的文化传统。 四、研究意义 作品提出了“同气相求”与“隐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两者所植根的文化传统。两者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所孕育的产物,角度不同,异曲同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利于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认知中医概念和中医理论,从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五、研究目的和基本思路 研究目的:“同气相求”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隐喻”是语言学上的概念,就已有资料看,目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者很少。将“同气相求”与“隐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本思路:在探讨“同气相求”和“隐喻”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同时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原因在于两者所植根的不同的东西方文化传统。 六、内容概要 “同气相求”,即通过对事物进行“取象”和“运数”的定性、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同一类事物。“隐喻”是用一个词或短语指出常见的一种物体或概念以代替另一种物体或概念。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基于哲学中联系的观点,并找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中医;都是回归一种朴素的同构理论角度,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认知事物;都包裹着哲学的外衣,“大道至简”,使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两者所植根的文化传统。两者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所孕育的产物,角度不同,异曲同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利于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认知中医概念和中医理论,从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七、研究框架 1、“同气相求”、“隐喻”的基本含义 1.1“同气相求”的基本含义 “同气相求”出自《易• 乾卦• 文言》,其曰: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水就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理解“同气相求”的内涵,关键是把握“气”的基本含义。“同气相求”,即通过对事物进行“取象”和“运数”的定性、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同一类事物。 1.2 “隐喻”的基本含义 关于“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用一个词或短语指出常见的一种物体或概念以代替另一种物体或概念,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隐喻的含义是涵盖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中的,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它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引申方式。中医学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是基于隐喻的文化,具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 在中医药语言体系中,在“同气相求”所要求的“援物比类”的背景下,存在着大量的隐喻。 2、“同气相求”与“隐喻”的相同点 2.1二者都是基于哲学中联系的观点,并找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中医 哲学上的联系观点认为,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同气相求”善于运用形象类比方法,把不同质料,但结构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系统的“同构”体系。而隐喻是表现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用来研究和阐释人体、生理、病理、治则等医学理论,使“取象比类”成为可能。 2.2二者都是回归一种朴素的同构理论角度,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认知事物 “同气相求”植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同构理论。“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应用,必须是在深刻观察事物并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联系和推论, 寻找不同事物、不同学科的类似性,并通过模拟与比拟进行推理,从而发现规律,然后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予以表述,达到反映客观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法几乎贯穿于《内经》内容的各个层面。 2.3两者都包裹着哲学的外衣,“大道至简”,使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同气相求”和“隐喻”两者都包裹着哲学的外衣,而哲学是“智慧之学”, 智慧之学的目的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谓“大道至简”,即是此意。二者在认识中医概念和中医理论时,都是将复杂的概念还原成人们身边最简单的、触手可及的事物,从而帮助人们更加形象、更真实地认识中医概念和中医理论。 3、“同气相求”与“隐喻”的不同点 3.1两者的发源不同 “同气相求”与“隐喻”具有不同的发源,“隐喻”发源于语言学,本质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用一个词或短语指出常见的一种物体或概念以代替另一种物体或概念,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而 “同气相求”发源于《易经》,因为“医易同源”,“同气相求”在中医中的应用被广泛关注。 关于它们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隐喻源自希腊语,植根于西方文化的土壤;“同气相求”源自《易经》,植根东方文化的沃土。不可避免地,在它们身上,会打上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烙印。 3.2两者的所受的限制不同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隐喻受到语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认知语境人的知识结构是外部世界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以及概念结构化的结果,经常用到或出现的语言使用的具体场合,可以在大脑中结构化。而“同气相求”作为一种对中医未知领域的研究探索提供的一个思路方法,实践表明,“同气相求”观在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上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更加宏观,不像隐喻那样,在微观上受到语境等的限制。 3.3两者的认知角度不同 “同气相求”与“隐喻”的认知角度的不同点,突出体现在:西方重逻辑,“隐喻”更趋理性;东方偏玄奥,“同气相求”更趋感性。研究证实,隐喻与逻辑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上,“同气相求”即通过对事物进行“取象”和“运数”的定性、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同一类事物。“隐喻”是用一个词或短语指出常见的一种物体或概念以代替另一种物体或概念。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基于哲学中联系的观点,并找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中医;都是回归一种朴素的同构理论角度,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认知事物;都包裹着哲学的外衣,“大道至简”,使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两者所植根的文化传统。两者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所孕育的产物,角度不同,异曲同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利于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认知中医概念和中医理论,从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获奖情况:

获得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