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日,来自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报告的手机用户和移动网民详细分析,智能手机用户1.9亿占到 50%左右;智能手机用户中初高中学历的用户占 70%,而收入在 3000元以内的移动用户占80%;另外,智能手机用户和非智能手机用户对比来看,智能手机用户的人群质量更高些,但总体上来看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用户人群质量都以初高中为主。如下全文,
中国 移动互联网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两年相比,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2009年,手机网民增速高达 98.5%,主要原因是运营商为了抢夺用户,大幅降低无线网络流量资费,刺激手机网民规模爆发增长。到了2010年,降低流量资费的推广效应逐渐被市场消化,手机网民增长速度大幅降低。
2011 年手机网民整体规模增速继续下降,主要因为运营商将市场推广重心放在了终端上,希望通过智能手机的普及获得更多的手机用户。智能手机更友好的上网体验吸引了部分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但由于其现阶段价格仍然较高,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人群和现有网民,对手机网民整体规模来说,智能手机的推动作用不是特别明显。
未来,创新应用将是推动手机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仅为36.5%,手机上网需求不足是大部分手机用户未能接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庞大的智能手机网民规模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发提供了基础,各大互联网服务商也开始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而激烈的竞争必将催生能够满足细分人群需求的创新应用,并进一步推动手机网民进入下一轮高速增长周期。
智能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 占手机网民的比例达到53.4%。其中, Symbian、 Android以及iOS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尽管Symbian 仍然占据高达61.3%的市场份额,但 iOS 和Android 对其带来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CNNIC 预计未来两年内,Android 手机网民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Symbian 成为第一。
首先, Android手机在软件方面带给用户的使用体验远超过 Symbian手机,用户需求强劲;
其次,规模化发展及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Android手机硬件成本迅速降低,除中高端用户以外,部分千元以下 Android 智能机的推出开始覆盖中国低端用户的需求;
第三,电信运营商积极推动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渠道效应明显, 将会促进 Android手机更快地渗透进低端用户,甚至是农村用户市场。
移动互联网网民属性结构比较
1). 性别结构
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近六成,达到 58.1%,比女性高出 16.2 个百分点,大于整体网民的男女比例之差,显示出我国男性手机上网使用率明显高于女性的特点。与 2010 年相比,男性手机网民占比还略有上升。
2). 年龄结构
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用户更加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 岁人群占比达到 36.0%,比整体网民中这一年龄段占比高出超过6 个百分点。然而 30-39岁人群比例在 2011 年有明显上升,显示出手机网民年龄的成熟化趋势。
3). 学历结构
手机网民学历结构与 2010 年相比变化不大,小学及初中学历人群比例稍有上升,高中人群则下降至34.3%。
4). 收入结构
2011 年,中高收入群体手机上网的使用率增长较快,收入在 2000 元以上的群体占比由2010年的33.0%增长至 41.2%。
5). 城乡结构
手机网民的城乡分布情况与整体网民基本相同,农村手机网民占比为 27.3%;其城乡差距也有所拉大,与2010 年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
2.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网民结构特征比较
智能手机网民与非智能手机网民在年龄段上的分布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如上图所示,10-19岁、30-39 岁网民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略高于非智能手机,而 20-29岁网民使用非智能手机的比例则略高。
3). 学历结构
智能手机网民高学历特征明显, 智能手机网民中大专以上学历用户的比例比非智能手机网民高出 12.1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高学历人群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需求相对更为丰富,除了娱乐类、沟通类需求以外,其往往对商务类、信息获取类应用的需求也
较为强烈,如电子邮件、新闻门户等,智能手机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类人群在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由于拥有了更强大的功能和更丰富的内容展现,往往具有一定的使用门槛,这降低了其在部分低学历人群中的渗透率。
4). 收入结构
收入与智能手机的普及高度相关。如图 11所示,智能手机网民中,3000 元以上用户所占比例比非智能手机网民高出 13.8 个百分点。按中值(“8000 元以上”按 8000 元计算)加权计算得知,智能手机网民平均月收入为 2423 元,是非智能手机网民平均月收入(1882
元)的 1.29 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一方面,智能手机相对非智能手机来说价格仍然偏高;另一方面,对部分低收入人群来说,智能手机缺乏能够优于非智能手机的差异化应用,吸引力不够。
转自:http://www.techfrom.com/2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