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刘庆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协七届委员和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创办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至今,2009年4月起同时兼任董事长。
回忆起参加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时的经历,尽管已经过去了整整14年,但刘庆峰感觉一切的一切仿佛还在眼前:“那是1997年,比赛是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我当时参赛的项目是电脑语音合成软件技术,在电脑上装上这个软件就可将文章读出声来。记得比赛前展出时,有许多人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参观,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对我以后的创业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1年在一次访问中,刘庆峰说道:“如果当年没有“挑战杯”精神的指引,没有团中央、教育部鼓励大学生就业,就没科大讯和中国的语音识别产业的今天。”
十余年来,刘庆峰的心中始终蕴藏着巨大的冲动:世界从最早的机器大生产,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到生物技术、IT行业的全面兴起,每个时代人类都有自己的“高科技产业”,而这些产业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崛起,“更需要一些人来做更高更新的技术产业”。刘庆峰自己的创业故事,正是从1997年他的电脑语音合成软件,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奖开始的。
“大胆”是创业者的起点
如果说全世界的创业者有什么共同点,第一个恐怕就是“大胆”。
2011年5月16日,原本是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刘庆峰及其团队的致富日。这天,他们持有的科大讯飞股票,在深交所上市满3年解禁,14人团队集体造富,成为了亿万、千万富翁,38岁的刘庆峰本人财富接近8亿元。一同解禁的风投机构当天甩出了约2亿元市值股票,但这帮12年前就在一起的“科大校友团”一致决定都不套现,“再团结奋斗30年!”因为对刘庆峰和他的创业团队而言,十多年来目标就没有变过:他们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语音产业帝国”。
在国内第一个见识刘庆峰胆略的是他的导师、中国著名的语音和信号处理专家王仁华教授。1997年底,刘庆峰在和王仁华的一次谈话中,当面对自己的导师“约法二章”:“第一,如果我要留下来,研究照样做,但我要做产业化,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第二,做产业化所获得的收益,要按照市场化机制分配给创业团队。”时年54岁,当时在国内语音信号处理领域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学泰斗王仁华,竟然非常爽快的接受了24岁弟子的“苛刻”要求,还主动地为弟子成立公司牵线搭桥。
王仁华对弟子的支持是有原因的,根本而言,是他很了解自己弟子的“民族责任心”。当时,中文语音技术和市场几乎全部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且Microsoft、IBM、Motorola等众多国际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立语音研究基地,国内语音专业优秀毕业生也基本外流。刘庆峰1992年进了王仁华的实验室,1995年22岁时就成为863项目研究组长,同样早就被一些外国研究院以高薪“锁定”了。但刘庆峰没有动摇过,他和王仁华谈过自己的想法:“一个国家的发展,甚至说能够生存下去,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一些堪称民族脊梁的读书人能够真的为这个民族做些事情。如果我到外企外国研究机构去,那我是帮他们在跟中国人打。凭我掌握的技术,在国外帮他们做的话,就有可能比国内做得好,那中国在语音这一块会被打垮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所以我要有民族的责任心。”这话出自另外任何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王仁华或许还要考量一番,但出自刘庆峰,他信。
刘庆峰天生就有一身遇到挑战就兴奋的胆气。中学考试时,别的同学在老师经过时会受干扰,刘庆峰则是越有老师看着,思路越活跃,做得越好。县里的数学、物理竞赛,每次遇到一眼看上去不知道怎么解的难题,刘庆峰的第一反应就是兴奋。如果一份卷子从头到尾做下来都很轻松,他反而会很失望:大家都得100分,多没意思!读研时他选择的产业化切入点语音合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交叉科学,很多科研院所做了十几年的研究一直都没法突破。而刘庆峰在1997年的“挑战杯”比赛中初步形成了思路,1998年又和所在的团队一起提出几个创新方法,使科大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首先达到了可实用阶段。而他突破的原因只有一个:坚持原创!“当时觉得这个课题很难,是个硬骨头,绝大多数的人绕了一圈根本就没有找到突破口就出去了。但我愿意去啃它。我不像别人那样主要依靠国外的资料来做,师傅领进门以后,我更喜欢自己摸索,提出创新的方案。”
今时上市的钟声袅袅,往昔少年的誓言铿锵。正是刘庆峰14年前坚持自己原则的胆略,成就了今天市值百亿的科大讯飞,更成就了生机勃勃的中国语音产业集群。
“警醒”是创业者的美德
大胆而又能成事者,背后往往是超乎常人的警醒。
和当时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最大的困惑相同,刘庆峰创业路上的第一个难题是投资资本与科研方向的不匹配。创业仅仅一年,刘庆峰就发现当时的投资方虽然有很强的资金实力,但不懂语音行业,“今天做工商查询,明天要让做会说话的电脑,后天又让做PDA”,研发失去了方向,并不符合自己创业的初衷。看看自己弥足珍贵的创业团队: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天才、高考状元、黑客版的版主、科大BBS站的站长等等“高人”,大家都把自己未来托付在他这位“班长”和“大师兄”身上,刘庆峰决定要独立。
1999年6月,刘庆峰不惜以负债的方式,成立了安徽硅谷天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家一起啃黄瓜吃盒饭,到年底没钱了只好借钱给大家发工资……即便如此,原来团队中的所有的员工都跟新公司签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没有一个人提待遇,没有一个人提福利,就因为是刘庆峰第一个签了字。经过4个月艰苦的科研攻关,新公司就有了很明确的产业化方向。合肥市的市长了解到公司的困境,亲自带着美菱集团的董事长、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到公司考察,认真地听取公司的产业化报告后,最终决定由安徽省信托、美菱集团、合肥永信三家重新注资。硅谷天音也整体技术入股了新公司科大讯飞,科大讯飞不只回购了自身的专利技术,还由原来的300万注册资产升值为5000万,在产业化方向上把握了自己的命运。
刘庆峰要独立的坚持其实很简单,他要用有限的资金把科研的主动权抢回来。新公司有钱了,刘庆峰马上把国家863计划支持了多年的语言、声学相关研究方向进行深度整合,请最有互补性、最有研发能力的专家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发属于中国自己的语音合成平台。
刘庆峰的底气很足:“最重要的是,中国语音领域中最有优势的老一辈大师们都认为,语音是文化的基础和民族的象征,理所当然要为中国人付出。”事实上也是如此,从1980年就从事人机语音通信的王仁华教授、中科院声学所孙金城教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当时九十余岁高龄的吴宗济教授等老专家的加入,使中国对声音、语气、语调几十年的研究积累被用到了计算机上,讯飞的科研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2000年7月,先进的汉语语音平台成功建立,英特尔、联想、贝尔阿尔卡特、东软等软件开发商接踵而至,年底公司就开始在行业内名声鹊起。
经此一役,刘庆峰坚信,技术进步和技术推广的主动权永远是拉动公司发展的两驾马车。而创业者,必须时刻警醒,把前进的缰绳紧紧地攥在自己手中。
2008年,科大讯飞在深圳证劵交易所挂牌上市
“坦白”是创业者的本色
语音产业是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产业,简单说就是让机器“能听会说”,主要包括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两项关键技术。从各类电话客服中的语音服务,到使用语音作为指令进行交通导航、手机短信、微博输入等,都是语音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属于技术壁垒极高的行业。要在这样的行业中持续保持领先,不仅需要良好的投资机制,更需要积极的经营机制。刘庆峰对自己经营机制的表述坦白而直接:“既要振兴民族的经济,也要振兴公司团队自己的经济。”
这条“双振兴之路”正是对创业者最大的考验。
“燃烧最亮的火把,要么率先燎原,要么最先熄灭。”2000年年底,讯飞的年度大会上,刘庆峰向团队指出,尽管讯飞可望燎原,但也面临熄灭的危险。2000年至2002年,复星高科、联想投资、英特尔等行业著名投资机构纷纷买入讯飞的股权,一时使科大讯飞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刘庆峰逐渐意识到,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越是有投资人的关注,越突显出公司财务报表的重要。讯飞一直到2004年才“止血”,2005年度才有了1107.21万元的利润。就在赢利的前夕,2004年11月,投资讯飞2年半的英特尔转让讯飞股权。英特尔放弃了,但刘庆峰有信心,他和导师王仁华“到处借钱买下了这些股权”。“其实我并不在乎多那点股权,而且当时筹钱对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为了大家的信心,我觉得非这样不可。”在当时的投资环境下,每一个机构投资人在董事会里都有一个席位,开会时,曾有投资人提议讯飞应该转变方向以尽快实现赢利。外界甚至有人说,“刘庆峰只知道蒙钱,蒙到了钱他那帮兄弟就瞎花,什么都做不起来”,另一方面也有人建议讯飞转型做房地产,或者用安徽省“知名品牌”的身份去做资本运作。
“但我说,讯飞只做讯飞该做到的事情。那就是中文语音产业的领导者和拓荒者”。讯飞刚创业时对经营业绩的预期“显然是过于乐观了,对教育和引导新兴市场所需要的时间和困难估计不足”,刘庆峰去和市领导、高新区领导一个个开诚布公地谈,提出讯飞必须脚踏实地地做,结果“大家都很理解,但大家也都很失望。”联想投资当时也发挥了产业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支持讯飞坚持智能语音的方向。实际上讯飞从成立一开始就有收入,而且年年增长,但“早期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因此收入无法覆盖成本。大的方向没有问题,只是赢利延迟了。”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王能光对讯飞当时的处境非常理解。
刘庆峰在寻找突破口,结果2004年、2005年间,华为的一次公开竞标成了讯飞的转折点。当时参加竞标的除了讯飞,还有IBM,Scan Soft以及Nuance。在投标开始后,几家海外巨头引领价格一直不断往下降。但到了一定程度后,讯飞不降了。“华为是龙头型企业,如果给他们的价格降下来了,我们的价格就不可能上调了,整个产业都将入不敷出。”刘庆峰公开坦言。最后,华为选择了技高一筹且以诚待人的讯飞。
技术领先和专注经营是刘庆峰最终赢得市场的基点。“如果微软只是在做语音,那是最可怕的;如果有3家巨头在做,但都是产业方向的一部分,就不可怕了;如果除了这些巨头还有几十家在做,那么就一点也不可怕了。”刘庆峰觉得自己赢在用一个拳头和这些机构的一个指头在竞争。对刘庆峰而言,“语音是唯一的方向”。此后,讯飞囊括了国际上所有语音软件赛事的冠军,开始在市场份额上占据超过半数的主导权,更保持高速增长的赢利能力,2005年到2007年间,其电信领域语音合成平台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5%。2008年,科大讯飞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胸怀”是创业者的未来
拿到上市批文的第二天,刘庆峰把企业的核心人员招在一起开会。“上市并不是终点,讯飞离1999年设定的目标(目标是销售百亿,当时只有四十分之一)都还差着一大截。”而他对始终支持讯飞成长的联想投资也说了两句话,“实在抱歉,以前的估值高了一点。你们放心,再过三五年,讯飞完全有希望是联想投资各项目中收益率最高的”。
刘庆峰的表白是有依据的。
如今科大讯飞不只是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而且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讯飞的产品更是遍及电信、金融、教育等行业,从PC到手机到MP3、MP4、PMP和玩具,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需求。科大讯飞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语音合成产品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在电信、金融、电力、社保等主流行业的份额更达80%以上,开发伙伴超过1500家,以讯飞为核心的中国语音产业链正方兴未艾。
为进一步发展,刘庆峰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事业部制,部内又坚持双向金字塔制以避免职场上的玻璃天花板。“如果你有曹操的本事加刘备的心胸,你的方向有持续的发展空间,就可以以你为节点长出一个新的金字塔来”。“讯飞内部的这些事业部,未来哪一个规模都要比讯飞现在的整体规模大。”作为一个创业者,刘庆峰比谁都清楚寻找方向和实际赢利的艰难,因此他鼓励员工在企业内部开展二次创业,为了民族,也为了团队本身,努力“向下生长,自己扎根成为一棵大树”。
下一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