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183:Peter Thiel 斯坦福创业公开课(连载二:以史为镜·下)
Leon 发表于 2013.2.28| 点击数5040
3. 狂热风潮:1998.9-2000.3
A. 随处可见的狂热
狂热风潮自98年9月开始。在此期间,几乎每个人都在讲述各种疯狂的故事,而这种现象本身就挺疯狂的。无论你身处哪一行业,你都得揣着几个疯狂的故事出门,聊以作为晚宴的谈资。这是一个异常看重社交的时代,人人都信心满满、生机勃勃,就好像到处都是钱一样...可能在当时的确是这样。
异常丰富的社交生活,也隐射出这个时代的浮躁。流传于茶盏之间的奇闻异事,恰恰也反映出了那段短暂泡沫时期的精神风貌。不过,我们并不能仅凭这一点,将这个时代一笔带过。奇闻异事加之一些有趣的、疯狂的谈资,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的。
举例来说,在当时有很多从斯坦福毕业年过40的学生,选择一次创办多家想法颇为奇怪的公司。现在我们通常认为一次创办太多的供公司,是一种不够理智的行为。但在1998年末,很多人会认为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
还比如,有人早中饭在Bucks吃,晚饭则在II Fornaio吃。也有亿万富翁专程从爱达荷州飞过来给那些有想法的人送钱。相当多已经破产的企业家累积的晚饭账单高达数千美元,他们还会用公司的股票来买单。而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催生的。晚会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有些人会为晚宴,专门设置一个邮箱。
无论是他们从事的,还是讨论的,现在看来都是疯狂的。而在商业领域,也开始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景象出现,比如某家公司的销售额越高其亏损的会越多。这就好像周末夜场上演的一出滑稽短剧:一位用户往银行存了100美元的零钱,银行其实是有损失的,因为银行的工序成本可能要比这100元带来的利益要高。但在互联网领域,有人会说:“没事儿,我们会通过积累这种零碎的量来填补空缺。”只要在你的公司名称后面加上一个.com后缀,你的价值一夜之间便会翻上一番,而这种本来不合理的亏损,也因为这股泡沫的存在,变得合理了。
网景落寞之后,Yahoo逐步壮大成为硅谷最大且最牛的科技公司。事实上,Yahoo在2000年的时候,还曾帮助过Paypal。它建议Paypal好好想想卖公司这事儿,因为买家想做的其实是换股并购。Yahoo的股票在当时,一如鼎盛时期的苹果,只涨不跌。因此,Yahoo自认为是Paypal非常合适的买家。
硅谷在那18个月时间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流失了不少。到了1997年,Larry Augustin开始思考究竟要不要停掉VA Linux,好在他最终没有痛下杀手。两年之后,VA Linux以30美元一股上市,很快涨到300美元一股,创下首个交易日的增长率新高。Augustin拥有公司10%的股份,因此,在交易日结束当天,他已经成功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但后来的巨大转折,也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Augutin 曾经拒绝过“Yahoo第三号员工”的邀请,如果按照当时的股价计算,他拒掉了数亿美元的财富。当然,VA Linux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悲剧的是,在接下来6个月里,公司的股票重挫90%,Augustin最终只剩下五六百万美元。
聚会、热钱、IPO成功的故事等等,仿佛为那些喜欢夸夸其谈的企业量身打造。这类企业通常是一群浮夸的VC创立,由企业家型的销售人员负责运营。他们所讨论的几乎也都是些疯狂的是事儿,有时候你甚至很难分清楚在他们的描述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在吹牛。而为了避免为光鲜亮丽的销售人员所迷惑,Max Levchin发展了一套他所谓的“光环测试”:你可以先尝试着去听一个人说上15秒,15秒过后,如果你觉得他说的的确是那么回事儿,你可以选择再做进一步的了解。而那些徒有其表,没有干货的公司,注定会被历史淘汰。
B. Paypal 热
Paypal其实是98年12月才正式成立的,这是互联网泡沫非常后期的事儿了。创立之初,它就面临一个问题,在一个夸夸其谈风气盛行的时期,招到合适且靠谱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何况,各位创始人都觉得,他们也根本雇不起那群喜欢夸夸其谈的人,而最终的方案是:雇佣浮夸之辈的朋友。
Paypal最初的构想是帮助人们通过掌中宝(Palm Pilots)更快、更方便的转账。这个点子,被选为1997年十大糟糕商业点子之一。并且,团队最初的商业模式也不怎么样,共识倒是有一个:Paypal必须融到钱,然后再融到更多的钱,之后再想想该如何处理这笔钱。有趣的是,就算这样,Paypal还是碰到了一位典型的天使投资人。当时我们在一家餐厅吃中国菜,这位天使投资人完全没有问任何关于盈利模式的问题,甚至他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Paypal是做什么的,转而问了一个他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还有谁投了?听完回答之后,他问了下眼前的幸运饼干,然后就决定投资了。
Paypla获得的首笔较大额度的融资来自诺基亚(450万美元)。当时的大环境是,移动互联网还很遥远,好用的接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儿,支付手段同手持设备的整合更是显得遥遥无期。不过,让诺基亚倍感吃惊的是,Paypal在其投资之后召开的首次董事会上,便宣布了自己的另一计划。新的想法也非常简单,甚至有些简陋:建立一个基于账户的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账户,给任何人转账,所有你要准备的,就是一个用于注册账户的邮箱。这个点子非常好,但因为非常简单,谁都可以照搬这一模式,所以它未来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无疑也是巨大的。随着1999年Paypal火速流行起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在科技领域,要么快,要么死。
Paypal最大的挑战其实在于如何找到更多新的客户。他们尝试过广告,但后来发现太贵也不实用。也尝试过同银行之间进行业务拓展(BD),但随着官僚主义的蔓延,效果不佳而终止。出现新的转机,是在Luke Nosek同伦敦汇丰银行主席及高层会晤之后。当时的情况是,几家老牌银行的大佬,挤在一间木质地板房间里,他们对于一群加利佛利亚创业公司小伙谈论的互联网一头雾水,大佬们仿佛是被请来充数的临时演员,对于付费和科技一无所知。后来,Luck——这个终其一生都在为延长寿命而拼命节食的家伙,发现了哈根达斯冰淇淋的存在,借由冰淇淋,Paypal团队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共识:BD压根儿就不管用。他们需要的是有机的、病毒式的增长——他们需要给人送钱。
然后,他们做了这样的事:但凡新注册的用户都能获得10美元的回报;而已有账号的用户,也可以通过介绍来新的用户,获得10美元的奖励。这个办法一经推出,用户很快开始呈现指数整张,Paypal乘胜追击,将10美元上调成20美元。但,好事儿和坏事儿几乎是同时到来的。每天Paypal都有7-10%的用户增长率,并且很快达到了一亿用户的量。只是,公司并没有任何创收来源来支撑起Paypal日渐增长的运营和维护成本。Paypal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会糟糕的事情发生,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更多的曝光机会,用以吸引来更多的投资,保障公司能够顺利的运作下去。
2000年2月16日,对于Paypal来说是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吉利的日子。华尔街日报盘点了一系列呈现指数增长的公司,并在文末,给了Paypal将近5亿美元的估值。而紧跟着的一个月里,Paypal便融到了一笔钱,领投者也承认,华尔街的报道在投资中起来重要的作用。
而再之后的三个月,就完全疯了。一家韩国公司,打电话给Paypal的法务部门,询问如何通过电报汇款的方式来投资。得到回复之后,在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以及文件的情况下,他们立即打了将近500万美元过来。韩国人甚至没有留下一个可以将这笔钱退回去的方式。他们的态度非常明显:“不,你必须得手下。”Paypal在3月31日结束的新一轮融资中,共筹得了1亿美元。Paypal能够火起来,时机真的很重要,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好的机会。钱已经融到手,剩下的,就是去打造一个真正高效可靠的业务。
1999年到2000年之间的转折,一如德国摇滚乐队Prince在《1999》中所预言的那样:“他们说2000,零、零、零。派对结束了,哎呀,快没时间了,那么,今夜就让我们还像是在1999年那样狂欢吧!”他们颇具先见之明的猜中了结局,而原因自然远不止2000后面跟着三个零这么简单。一股崩盘的巨浪随之袭来:2000年上半年垮掉的是电子商务公司;下半年则是B2B公司的分崩离析。2001年则轮到了电信公司。军事防御类公司在2000年3月经济状况是最不济的,但他们在纳斯达克的指数却一路走高。没有人相信战争真的会来,但军事国防工业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的确一路凯歌。
4. 狂妄自大与幸灾乐祸
2002年之后,原本狂妄自大的情绪开始转向幸灾乐祸。
Paypal在这次转变中活了下来,只是大环境真的变了。这家公司2001年甚至有破产的风险,但成功的解决客户服务和棘手的欺诈问题,帮助它渡过难关,2001年9月IPO使得它成为美国9/11之后的首家上市公司,华尔街日报在距离上篇文章20个月之后,又出了一篇关于Paypal,题为“Earth to Palo Alto”的文章。文章里说:
如果有一家成立3年,不仅没有盈利还亏损2亿5千万,最近又涉嫌被用于洗钱及金融咋骗的公司,你会做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层或者投资人,那么你会让它上市,而这也进一步试探了投资者及金融犯罪的底线。
最后,文章总结道:Paypal就像一场炭疽瘟疫。
5. 教训
A. 世界角度
90年代的科技狂潮,都是泡沫。市场需要重新转向实体经济。如果说90年代就是“等着被点阅的砖块”,那么20世纪,我们需要一场从专注“点阅”到专注“砖块”自身的回归。沃伦巴菲特这等投资大牛,从来都是青睐老式经济的,尽力避免投资科技领域的。利润是衡量企业的唯一标准。全球化其实对科技领域非常有利,而互联网泡沫从根本上教会我们的是:未来从来都是未知的,而先知是不靠谱的——不要轻信任何人。
以上这些教训,可能都是错的。因为它们尝试着去总结的对象,其核心都和复杂且情绪化。人们受到狂妄自大、嫉妒以及怨恨的驱使,而当情绪先行时,理性的分析便变的不再可信。
B. 硅谷角度
硅谷可以从中学到的一点是:他们必须通过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做事,才能在这个幸灾乐祸的世界中生存。
首先,你得相信且真正去实践渐进理论。空有远大的图景以及速成之法,很快就会被踢出局。
其次,你的创业公司必须“小而精”,你甚至都没有必要知道接下来你要去做什么。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去试错,随着时间的流逝,你自然会明白未来的方向。
第三,你不应该在广告上花一分钱。如果你的增长不是病毒式的,那在广告上花钱根本就没有意义。
第四,反社交是新的社交。Google就是很好的一例,它给的产品,都是鼓励人们更多的同机器互动,而非人。
第五,产品需要更新迭代。1999年,不是工程师的聪明人都去做业务拓展了,但到了2001年,他们开始做产品。在90年代,标志性的CEO都是销售人员,比如Larry Ellison。到了本世纪出,CEO都是在产品上极富远见的人,比如Steve Jobs。
第六,快速盈利是不靠谱的。更好的方式是,拥有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或者可以之后直接IPO。如果你公司成长很快,你应该将创收投入到能够进一步扩大增长势头的地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讨论未来。讨论未来只会让你看起来很傻很天真,听我的,不要这么做就好了。
整体而言,以上这些,都是后狂热时期之后,一次大的战略调整。而这些建议之中,究竟孰轻孰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只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确有理由去这样做。为什么高科技公司IPO会遭受质疑和敌意?为什么总有人问:你们真的从来都不做广告和业务拓展吗?凭什么说讨论未来就不靠谱?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思路应该更开阔些,给这些不同的想法一个机会,尽管它们看上去都有些过激。
6. 泡沫
90年代遗留下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真的身处在一个互联网泡沫的时代吗?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是。Richter Scales 在2007年10月曾说“另一个泡沫来了”,内容几乎跟现在正发生的事情几乎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关于泡沫推测的论调,几乎毫无时效性可言,放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都成立。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人们齐聚一堂的晚宴,觥筹交错间的议题可能多种多样,但究竟是不是泡沫,不应该成为其中的一个。有人甚至将几个随机的数据连接在一起,用以证明泡沫的存在。现在学习计算机的人,的确比要比99年多很多,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只是,有些论据根本就不可信。并且,这群人通常使用的例证也注定了其结论的不准确性。泡沫只有在一种强烈、普遍且不正确的信念下才能产生。而现在的人们很难再去相信任何事情了。在没有广泛且强烈的信念之下,泡沫根本不可能存在。认为有泡沫的言论,只能是来自那些苦心积虑在寻找一个泡沫的人。这是对90年代遭受的痛苦一个过激的情感反应,并非理性的分析。
而反泡沫型的思维可能更贴合事实。换句话说,你最好还是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人们还是愿意去买房子和科技股票的。但,同泡沫型思维一样,我们同样应该抵制这样的想法。关于泡沫,坚持者和反对者同样都是错的,因为真正知道真相的是这个社会。如果“牧羊人”根本就不在乎一件事情,身为羊羔的你顺从或是反对,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想要理解当下的商业环境和创业氛围,你必须做一些真正离经叛道的事: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问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这比去研究泡沫究竟存不存在,有意义的多。而随着想法逐渐细化,你对于价值的真正理解也就越深刻。X公司真的有价值吗?为什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以上,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而这,也正是下节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