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与专家零距离,助推学子创新

组委会 发表于 2011.10.24| 点击数6710

新闻标签: 专家 创新 决赛现场

  参赛学子向专家评委介绍了自己的作品,接受了专家的提问,聆听了专家的建议,获益匪浅。

  天津理工大学的袁劼告诉记者,专家指出他们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装置及其测试系统”装置小,产生能量不够大,建议他们扩大现有装置,以具备实用价值。袁劼表示,“挑战杯”是展示科技作品、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他很自豪能代表学校参加“挑战杯”,期待取得好成绩。

  长沙理工大学的李维接受评审后说,专家详细询问了“多功能电气参数测试仪”的创新点、功能、市场营销情况、成本价格,对他们公司运营提出中肯建议。

  在西南科技大学的“危险环境作业机器人”作品前,专家详细询问了该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建议改进机器人轮子链条传动,使每个轮子单独运动,提高越障能力,肯定了其摄像头设计方案简单实用。队员晋文科说,通过和专家交流,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很大,现场应变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挑战杯”中,他也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东华大学的丁若垚说,能有机会来到“挑战杯”终审决赛现场并与专家们交流,感到十分荣幸。通过评审中与专家的交流,我们受益匪浅。评委在评审我们的作品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给了许多积极的反馈,启发他更深入的思考。

  华南理工大学余天佑对自己在评审中的表现很满意。他说,专家水平很高,态度非常严谨,评审过程互动性非常好。评委观看了他的作品“多模态脑机接口轮椅控制系统”的现场演示后,建议他们把它能跟语音系统结合起来。

  正像不少队员所说的一样,“这不像评审,更多的是相互交流”,队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专家画龙点睛的指点将引领他们的创新之路越来越宽。(袁康  俞佳敏  董柏琦)


上一条:挑战科技书新篇 创新思想铸军魂-国防科大
下一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彰显“挑战杯”独特魅力 ——专访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全国学联副秘书长杜汇良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