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在珠海格力电器总部一层的展厅进行。这是董明珠更为习惯的谈话空间。
有些意外,这位女总裁刚一落座,话题首先扯上了从珠海发家、现在投身网游的另外一位著名企业家。
“你说他算不算高科技?”董问完记者,接着说,“我理解的高科技,应该是改变别人的工作方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互联网本身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也应该以提高效率为原则。我觉得他应该做一些有利于提高年轻人智力,或者是境界的游戏。你的产品给社会究竟带来了什么,这是企业家需要想的。”
产品,以及背后蕴含的所谓“工业精神”,是董明珠与格力从来最想强调的。
截至2010年底,格力空调产销量已经连续六年雄踞全球第一,这家由代工起家转向自主品牌的行业老大,在国际化进程中奉行“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策略。目前已在巴西、巴基斯坦、越南设有三个海外生产基地。
格力的国际化基本上跟中国入世是同步的,从海外投资来讲,2001年格力巴西工厂建成。到今年,才开设了美国分公司。如果说格力的国际化道路是一种渐进的模式,您是否认同?
董明珠:从形式上看,是渐进式的。但我觉得用稳健式发展更为贴切一些。我更倾向这种抵抗风险、承受风险的国际化方式。像某些家电企业,几十个亿拿出去投资,这事对我们来讲,会很犹豫。这二十多个亿投出去以后,你想得到什么?你国际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国际化,不是说简单地为了挣钱,哪个地方市场好,有钱挣,就去哪里。我们的国际化,首先是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第二个,企业走出去,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先走出去。而且要因为我的产品好,让别人尊重我。现在为什么一提到中国制造,都讲低质、低价。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印象非常不好,对中国的诚信是打问号的。为什么人家没有说德国人有诚信问题?我们大部分企业都是加工厂,按照别人的技术标准、规范动作来生产,没有科技含量;没有因为你的创造改变了别人,而是因为别人的技术改变了你。
贴了别人的牌子。
董明珠:作为企业家,走向国际化,要解决思想问题:我们是为整个全球创造价值的,是为了改变别人的,能够给别人提供方便的,改善他的生活质量。有这样的一个目标,你会干什么?就会用心地去研究,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提高产品的先进性,那会怎么样?你肯定会受到市场欢迎,消费者都愿意买你的产品。这时你自然而然就盈利了。品质、技术、服务,没有这三样东西走向国际化,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现在也有人劝我们走激进收购的路线,好像是可以快速成长,但你为什么收购它?你收购以后,快捷地把自己的产品贴它的牌子卖出去,但那不是你中国的品牌,不是你自己的品牌。
格力从来没做过海外收购?
董明珠:没有。我觉得如果作为一个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上都没有被消费者认可,很难称为国际化品牌。因为中国本身就是国际化市场的一部分。
我们观察,目前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很多还是一种技术提升型的,寻求核心技术。因为最开始是西方的大公司掌握这些技术。
董明珠:我觉得从空调领域来讲,变频的技术,当别人能够卖给你的时候,一个可能是他自己即将淘汰的。第二个可能,他的技术,确实也算比较先进,但绝对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比如说专利期限到了,他趁快到期之前,跟你合作,你永远存在技术转让费。我的目标很清晰,是想我怎么能够去帮助别人。要帮助别人,就不能依靠别人的技术,而是自己应该有创新技术的能力。我并不是有什么野心,我只想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所以格力走出去希望做什么?是带去我们的技术和管理。
在这个行业,你觉得在跨国公司里面,还有哪些需要在技术上进行超越的公司。
董明珠:在空调这个领域我认为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的开发能力太强。
很多企业搞国际化都有做大规模的冲动。
董明珠:很多人认为,我今年把你吃掉了,明年这个市场就是我的,但是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市场竞争永远是存在的。你今天超越了某个企业,不等于明天有别的企业不超越你,只有不断地从自己内涵里面发出创新的意识和动作,才能保持强势的市场领导地位。如果我们没有内涵,只是借壳披上别人的外衣—那仅仅是个外衣,不是你。现在好多人讲自己是国际化企业,但是在国际上,他的品牌别人都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算国际化呢?还有,看一个企业的国际化,不要看它有什么样的规模。国际化企业的标准要重新衡量,我觉得,首先是谈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第二是创新。
从渐进和激进的角度,好多企业国际化是从东南亚开始的。离中国近,小步试水。格力一下子就把工厂开到巴西,距离这么远,你觉得有没有冒险的成分?
董明珠:很多企业走出去选择的地方,是因为低成本,但一个有实力的企业,不是简单的靠劳动力实现价值,而是靠新技术实现价值。当然成本也要考虑,但绝对不能是第一考量因素。我们在巴西建厂,并不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的高和低,而是由那个市场的需求量决定的。到国外,我不敢拍胸脯说没有风险,可能存在很多看不到的风险,但是如果真的是有风险,要做到能够承受。
你怎么看待最近的几起大的海外并购案。
董明珠:具体的不讲了,格力电器从1997年至今不在银行贷一分钱,家电行业好像没有第二家。当然很多人认为国家的钱好拿,银行的钱好拿,拿出去先用了,债多不愁,反正就这样了。我觉得要以一种责任的心态来做一个企业。
如果你们选择并购,可能需要一点财务杠杆。
董明珠:那也不需要,即使并购我也不需要。
咱们做个假设,如果说在2003年,或2004年的时候,格力做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并购,咱们今天还会不会坐在这里信誓旦旦地说一些话呢?
董明珠:还会。如果我做了决定,就一定是能够承受风险的,所以我依然会坐在这里跟你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