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IT业西迁引爆人才荒 成都转战五城招兵买马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于 2011.8.26| 点击数4893

新闻标签: 人才 企业 招聘

  “这里是园区配套的员工公寓,租金600元/月,旁边是美式教育的中学,这一带房价目前是7000元/平米。”7月23日上午,在上海顶级写字楼环球金融中心,翟国辰指着展板上图片“循循善诱”。

  作为成都天府软件园公司副总经理,近段时间,翟国辰和他的人力资源团队辗转在北京、深圳、大连、上海等地为入驻该软件园的企业当起了人才红娘。 他们的下一站是广州。而包括腾讯、TCL成都分公司在内14家IT企业参加此次成都在上海的中高端人才招聘,提供岗位超过200个。

  从2009年以来,随着IT产业西进趋势加强,成都在中高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成都在基础IT人才方面供给充裕,但相关人士估算,中高端人才需求目前缺口起码在3000人以上,并且还在动态增加。而聚集了众多业内精英等北上广等地,自然是成都挖角的首选。

  不过据记者了解,尽管四处出击招兵买马,但成都依然面临人才成本快速上升以及人才适用度低等问题的挑战。

  中高端人才饥渴

  中高端人才的缺口,源自IT产业近些年不断向成都转移

  70后的张方(化名)拎着电脑包来到会场,里面放着简历和部分参与项目的资料。在IT业摸爬滚打8年多的他,现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资的电信设备企业任职研发管理岗位,平常工作是负责其研发团队的项目管理。

  前不久,他接到一个来自成都的电话,电话那头力邀他到招聘会看看。经过一番思考,长期关注中西部IT产业发展的张方,还是决定来看一看有没合适的岗位。

  类似张方这种中高端人才,正是成都目前所渴望的对象。

  对于中高端人才,成都高新区软推办副主任勒文瑞有自己的定义,即中端人才是从业经验4-5年以上,有参与中型项目开发的经验,职位是项目经理或项目主管,年收入在8万-20万之间;高端人才则要求要么博士学历,或者有海归经验;要么从业5年以上,并且有高级职称。

  “粗略估算,这一块成都目前缺口起码在3000人以上,并且随着相关产业发展,还会动态增加。”勒文瑞告诉记者。

  中高端人才的缺口源自IT产业近些年不断向成都转移。截止到2010年底,世界500强中有50余家、全球软件20强中有11家、服务外包20强中有5家,都已经在成都高新区扎根。整个园区的登记注册企业共2300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00余家。

  今年上半年,仅成都高新区便累计完成产业增加值786亿元,同比增长25.1%,累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24.39%。

  翟国辰表示,在很多IT企业中,人才成本占总成本的80%左右,整个产业可谓是以人为主的产业。他也一直通过饭卡数量变化来观察人才需求的变动,“以软件园为例,以往在1.6万人左右,而眼下已经增加到3.1万人”。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成都方面一直以自身IT人才资源丰富的特点为骄傲,为何仍然要四处出动挖人才?

  翟国辰的解释是,在成都IT人才的金字塔中,基础人才数量充足,例如,五年前电子科大的应届毕业生中,仅有20%留在成都发展,而现在60%-70%都有意愿留下。

  “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中端人才,而他们大部分聚集在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城市,现在我们就是要这部分人才引回成都。”翟说。

  “以互联网为例,人才最集中的是北京,成都在这方面还是比较缺。”参加招聘的国内某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人士表示。

  两道难题

  怎样找到这些人才,又如何将其吸引到成都?

  但是怎样找到这些人才,又如何将其吸引到成都,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两道难题。

  在成都的计划中,从2005年开始工作的中高端人才是最容易动员的群体,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分人才正好处在沿海房价开始大涨期间,生活成本开始被迅速抬高;另一方面,经过5年的打拼,在职场上也会面临上升的天花板。在地域方面,则是瞄准以老家在西部的人才为主。

  “去年底,我团队中的一个80后小伙子就回成都了,他们现在在上海承受的生活压力比以往都大很多。”张方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基本都要求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普通员工年收入在11万元左右。

  如何才能准确找到这部分人?这是翟国辰及其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张成,一直在上海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从去年开始,他就有意回成都发展,并且在一些招聘网站投了简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岗位。

  当他在接到来自成都的邀请电话时,一度很惊讶。“不仅知道我的详细信息,还了解到我的工作需求,但我又没和他们联系过。”他当时疑惑地想。

  这正是翟国辰及其团队的方法。首先,与各大招聘网站合作,将近三个月以内正在找工作的求职者,以上述时间和区域作为标准进行筛选。

  其次,与电子科大校友会进行合作,每到一处,都会将其在当地工作4-5年的校友组织校友会,对成都的IT产业以及人才政策进行宣传。最后,对往年递交简历的求职者进行回访,密切了解其目前是否有新的求职意愿。

  “通过这些途径收集联系方式后,再组织后方的人才呼叫平台,由经过IT专业培训的客服人员进行产业介绍和相关公司职位介绍,最后再邀请对方来参加招聘。”翟国辰说。在此次上海的招聘中,就储备了3000多人,最后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到场参加。

  多位求职者告诉记者,未来职业发展空间、薪资水平以及生活成本的高低,是决定他们是否选择西迁的关键因素。

  翟国辰认为,就发展空间而言,随着大批IT产业的转移,未来在成都的职业空间未必就比东部沿海差。

  在生活成本方面,成都总体要低30%-40%左右。抛开众所周知的房价不谈,仅交通费用一项,上海平均一天的公共交通费在14元,而成都是5元左右,每月可节省270元开支。

  再如停车费,在成都的软件园,地上停车费每个月50元,地下车库停车100元,而相应在上海起码则是300-500元左右。

  “中高端人才的薪酬一般比沿海低10%-20%左右,并且很多企业都是全国性的,同样的岗位相差并不会太大。”上述国内某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招聘人员表示。

  此外,成都也在用各项政策来吸引中高端人才的兴趣。这些政策包含创业启动扶持、办公用房补贴、投融资服务、项目资金补助、公共技术平台、税收优惠、对外交流,甚至涵括高级人才奖励、住房安家补贴、生活补贴、子女配偶安置等方面。

  例如,针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前3年按本人年度上缴个人所得税,市和区(市)县级收入部分全额给予奖励;后3年按本人年度上缴个人所得税,市和区(市)县级收入部分的70%给予奖励。

  工资年增长18%隐忧

  “如果一直保持这个速度增长,很快就会与沿海相差无几”

  不过,成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当其冲便是人才成本上升幅度过快。由于在中高端人才存在缺口,并且企业入驻数量多,对人才需求量更大,大家开始互相挖角。

  据翟国辰透露,近两年成都IT业中高端人才的工资增长18%左右,虽然基数依然比北上深等地小,但是增长幅度依然过快。

  “如果一直保持这个速度增长,很快就会与沿海相差无几,到时候对企业而言,在西部的用工成本就不存在优势了。”他说,合理的增长速度应该和CPI的增长幅度保持一致。

  再者,在人才适用度方面,成都也面临挑战。

  人才适用度是指在100名应聘者中,适合企业需求的比例。在成都的IT业,目前这一比例为18%,提升至30%才能更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翟国辰认为,首先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将跨城市的人才招聘尽快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来操作,以缓解入驻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其次,政府在组建相应的人才培训平台后,应该利用诸如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上一条:没有
下一条:英特尔投资苏爱文:已投资超5亿美元 主攻移动互联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