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示范 以赛促创 上海共青团大力推动“挑战杯”育人实践
近日,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协、上海社科院和上海市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顺利举办。
本届竞赛共汇聚了全市58所高校近10万名学生的9865件作品,遴选出655件作品进入市赛,参与数量创历史新高。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特等奖作品59件,上海交通大学捧得象征市赛最高荣誉的“挑战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14所学校捧得“优胜杯”。
中国科学院院士卿凤翎,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江等领导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得“挑战杯”“优胜杯”高校颁奖。
青年典型树榜样,智创未来启新程
活动现场,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上海青年结合自身奋斗经历,通过舞台剧、主题宣讲等形式分享了他们科创报国的生动故事。
黄沙百战穿金甲,雏凤初啼破楼兰。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卢俊威是世界技能舞台上璀璨的中国面孔,他和队友勇夺冠军,激励更多青年工匠把“敬业”上升为“精业”,携手奏响“技能创造未来”的时代强音。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高耀宗向AI医疗技术的癌症诊疗“无人区”发起冲锋,将器官勾画从国际主流图谱分割的29秒提速到业界领先的1秒,精准率高达98%,用“中国算法”照亮更多生命的希望。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雨辰深耕CAPP工业软件与机器人柔性生产十余年,突破“卡脖子”技术,首创非特征约束模型加工系统RoBIM软件系统,实现非标制造业机器人自主规划,研发系列智能柔性生产装备,解决非标制造业“千单千面”难题。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挑战杯”国赛特等奖项目指导教师霍小红作为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科学家,成功将研究对象从传统简单的“单手性中心”跨越到复杂的“双手性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现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高效不对称合成关键技术突破。他勉励在场学子立报国之志,持续挑战、永攀高峰。
从理工到哲社
青春实践助力经济社会建设
在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团组织全程关心下,在教师悉心指导下,上海青年学子踊跃投身创新报国之路,形成了一件件亮眼、实用的作品成果。
在比赛设置的现场展位,老师学生们认真观摩、积极互动,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研讨中凝聚智慧力量。不少人在上海交通大学《新型大语言模型二值化压缩技术》项目展位前驻足。项目成员、大二学生闫相龙介绍,“我们以改进大语言模型为核心,在压缩算法上进行了创新,帮助大语言模型降低所需要的参数量,提高其在内存受限设备的应用广度。”“希望通过比赛,我们的研究能获得落地的机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陈忠元带来的作品《基于激光-等离子喷涂的海工装备表面先进涂层设计及应用研究》,针对高端海工装备在海洋环境中的磨损情况,提出将激光与等离子体喷涂双向耦合的创新解决方案。“我们的工艺是首创的,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将激光和等离子进行复合的工艺。”“通过实验室的多次制备优化,目前,我们的检测已经达到企业初步使用的要求。”
高精尖科技项目之外,聚焦经济社会生活的选题同样引人关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吕阳明,从家乡来到上海上大学时,就发现周围同学对消费券的兴趣不大。针对消费券核销率不高的问题,他和团队成员以跨学科视角开展融合研究,聚焦消费者心理,对政策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即创新发放“跨类型消费券”。据悉,项目《消费券如何大力“劝”消费?——基于长三角居民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成果已获得长三角多地政府回复,其政策建议也被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范畴。
“挑战杯”是一场科技竞赛,也是一堂实践课程。今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黄晓春指导学生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探索乡村的持续性治理与振兴路径。“调查过程中,学生们会面临许多议题,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更好把握方向、提炼观点、推动进一步调研。其实,学生参与“挑战杯”并非只为奖项,而更多是获得了锻炼学术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机会。”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团委积极为在校学生参与“挑战杯”提供指导、搭建平台。今年,学院共有6个项目晋级决赛。团委负责人张史春子表示,“从每一个项目尚在雏形之时,团委就陪伴着它们,精准对接项目需求、提出建议,搭建沟通桥梁,为学生的创意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近年来,上海共青团高度重视学生科创成果转化落地等“后半篇文章”。2024年底,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挂牌首批“挑战杯”全国永久孵化基地,已机制化组织多批次获得国家、市级青年科创赛事奖项团队成员赴张江调研交流,详细了解青年人才支持政策和举措,合作成果不断涌现。本届大赛中,主办方邀请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张江科投等单位组团观摩赛事,并与具身智能算法、海洋搜救装备、跨介质无人设备、医疗智能机器人等一大批科创作品团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表示,作为张江集团旗下的“投贷孵学”平台,下一步,公司将发挥投资、孵化和产业资源优势,结合相关青年人才政策,助力更多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展,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
闭幕式上,由青年学子和智能机器人共同带来开场舞蹈《人机共舞 智启未来》。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播放的主题曲《浦江星轨》,是上海青年学子通过Deepseek、Suno AI、即梦AI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的。
未来,上海共青团将持续发挥“挑战杯”等活动“以赛育人 以赛促创”作用,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引导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领域挺膺担当,在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进程中奋勇实践。
编辑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侯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