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为了降低电站锅炉的整体燃料消耗或部分替代贫乏燃料,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富氧点火系统的煤粉锅炉点火装置。小煤粒适用于该系统。这种新型燃烧器包括内、外和中套管,采用内、外套管与中套管双重换热技术。富氧燃烧器已批准一项发明专利。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它可以提高最大燃烧速度和平均燃烧速度,并减少煤粉燃烧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此外,煤粉燃烧更容易点燃和全面改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

作品简介: 本作品设计了一个具有远程替身和室内服务管家两方面功能的室内服务系统。以中央机器人为核心,以外围的体感控制器和ZigBee网络为支持。可以满足人们对室内服务智能化、人性化的需求。作品在保留传统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体感及语音控制设备,使得室内服务和远程替身功能更加便于操作和使用。同时,远程替身可让远程人员使用互联网登录中央机器人,通过机器人与室内人员互动,增强了远程社交的互动性和真实性。

作品简介: 盲人导航系统由导航仪终端、无线辅助中心和监控中心组成。导航仪终端安装GPS接收、GPRS/GSM数据传送、Zigbee通信、电子罗盘等单元。在盲人通过十字路口时,可以确定盲人具体位置和朝向,无线辅助中心提供交通灯的状态并对盲人进行准确定位。当盲人迷路时,可以通过GPS接收经纬度信息,同时发送给监控中心或者家人来获得帮助。监控中心接收到盲人位置信息并处理后回传导航信息,也可进行人工语音导航。

作品简介: 本系统旨在为老年人和慢性疾病人群提供实时、持续的体征监测。便携式体征监护子系统,实现生理数据(体温、心电、脉搏)的采集、显示、存储及再现等功能,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实时监护、用户定位、短信报警等特点。分布式体温监护子系统,主要对病区病人体温的集中监测,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访问,便于医生对病情的异地诊断。

作品简介: 本项目是一台履带式双机械臂机器人,主要可执行地震救援、排爆、特殊环境检测和侦查等危险工作。双机械臂采用电动推杆驱动,单臂负载力达到30kg。结合短距离和中远距离无线传输方式,保障机器人在1500m范围内的无线控制。该机器人可携带有效载荷150kg,最大速度为35m/min,攀爬30°斜坡。利用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的正、逆解,结合控制算法解决了双臂干涉问题。采用拟人化的控制方式,提高机器人可控性。

作品简介: 轮式/四足可变形智能侦察机器人是一款能在较复杂地形环境下行走运动的侦察机器人,它是在轮式运动的车体上增加四足行走机构,通过车体变形达到行走模式转变的目的,该机器人将轮式行走和四足行走两种运动形式相结合,前者适于平坦地面的轮式快速移动,后者适于较复杂地面(如废墟)上的四足行走。同时可通过自行设计的手持遥控器对机器人移动及摄像头云台进行控制,将获得的传感器数据及视频实时传至手持遥控器及上位计算机平台。

作品简介: 中医在实施脉诊时靠的是多年积累的主观经验,限制了脉诊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因此,脉诊的数字化对继承和开拓现代中医学有着重要意义。本系统采用中医三部九候诊法,使用脉象采集系统对脉象信息进行实时、精准地采集,并进行存储,使用智能终端作为通信设备来实施安全的传输,在后台利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脉象信息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本作品将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对人们的日常保健、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有重大意义。

作品简介: 高速公路行车时驾驶员易出现视觉疲劳和失速现象,此时难以准确判断安全车间距,易导致追尾事故发生。为此,开发了基于单目视觉的高速公路安全车距预警系统。本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摄像机实时获取前方道路场景与车辆信息,采用多特征融合技术和单目视觉算法实现前方车辆识别和车距计算,在车辆处于危险车距时进行自动语音报警,同时将车辆信息通过3G网络发送给监控平台,有利于高速公路车辆事故远程监测、紧急救援和信息共享。

作品简介: 本发明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使用太阳能的现有真空管集热器存在的弊端,基于相关领域理论基础及既有改造方案,分别从“开源”与“节流”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椭圆型太阳能集热器”和“减少漏光的V型太阳能集热器”两个优化方案。

作品简介: “车位犬”智能车位探寻系统主要向车主提供其所在位置周边公用停车场空余车位(及可能出现空余车位)的数量及地点的实时视频图像分析结果和停车场的实时监控视频,能有效减少车主寻找停车位的时间,起到了缓解当前路网(特别是大中型城市)交通负荷的作用。

作品简介: 作品应用激光打靶机的理论与方法,在机械式裂缝三向变形测量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立足于西安地裂缝的工程实际,突破现有技术瓶颈,自行设计与制作电路,将现有的激光测距仪技术与光电技术结合,不仅实现了传统技术与前沿技术的整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光电学与地质学跨学科的技术突破。

作品简介: 为了适应目前各种显示媒介尺寸的多样化,需要对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的非等比例缩放处理。为了使视频图像在进行非等比例缩放时,不产生明显的视觉感知畸变,本作品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感知技术的视频图像幅型比非等比例变换的技术,在图像中定义与视觉敏感性相关的能量线,通过删插能量线的方法完成图像的非等比例缩放,保证经缩放后的视频图像中的重要目标不发生人眼感知的视觉畸变,并达到视频处理的实时性、连贯性的要求。

作品简介: 本作品通过对地震后灾区道路破坏形式和交通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震后道路的应急抢修方案,优选轻质高强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材料,设计了一种结构轻盈、适用范围广、施工快捷、可储备重复利用的格栅-土石式应急路面板。运用有限元方法,对这种应急路面板在不利荷载工况下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验证其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同时,对应急路面板的施工工艺展开了相应研究,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灾区道路抢修的时效性。

作品简介: 针对设施农业中定光强、定光质补光方法的不足,基于光合作用机理分析,提出实时环境监测、特定波段补光与定量决策相结合的精确补光方法,设计了与作物生长过程相适应的智能补光系统。作品考虑温度、二氧化碳对补光效果的影响,根据作物各阶段特征动态调整目标光强,采用实时红蓝光光强与目标光强的差值计算补光量,通过PWM调整LED输出光强,实现精确按需补光。实际应用表明,作品实现了智能化、精确化、低能耗补光。

作品简介: 本项目基于超材料在其谐振频率附近实现完美吸收,反射出不完整光谱的思想,提出设计新型光学折射率传感器模型,制作了光学折射率传感器,实现可见光波段超材料光学传感;突破了文献中完美吸收器只能在红外波段响应的瓶颈。该传感器能够实现对不同折射率透明溶液的裸眼分辨,特点是响应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易行,可重复使用。在生物和医学检测技术小型化、家庭化和低成本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品简介: 本项目设计制造了一种高层建筑双向逃生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钢绳两端交替上下运动实现双向逃生。该装置采用离心摩擦制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逃生器固定在阳台顶部或侧墙上部,便于安装存放;使用时可迅速转变为工作状态。

上一页 1 下一页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