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的分析
小类:
经济
简介: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新生代农民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但却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本文以陕西省11个地市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剖析其在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维度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经济的关注明显降低,对心理和社会的需求显著提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希望进一步引起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和讨论。
详细介绍: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农民工群体内部呈现出日趋显著的分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为一类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特征,但由于种种限制和制度性障碍,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从富士康的坠楼事件,到丰田的罢工事件,以及到河南农民的开胸验肺事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加强对其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了解,提升他们融入城市的能力。为帮助这个游离在城市边缘且日益壮大的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本文以陕西省11个地市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首先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其在经济、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融入困境,从而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情况;其次,通过对问卷统计整理,采用李克特量表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三个层面(即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接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维度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得出各个因子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以及检验结果;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符号都为正,且取值比较接近1,说明这三个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并且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三个因素对社会融入解释能力的排序由高到低为: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可见经济层面已不是决定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影响能力已经超过了经济层面,并成为这一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因素,能够为相关制度和对策的制定给出科学依据,进而有效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目的: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境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影响其社会融入的最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其尽快融入城市社会,赋予他们平等的公民权利,提高在城市的工作环境、生活水平和满意度。 (2)基本思路:本文以大量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维度分析影响其社会融入的因素。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科学性:本文的分析建立在大量调研数据之上,数据来源可靠,具有客观性,并且事先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2)先进性: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计算三个公共因子对于社会融入的路径系数,从而得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最重要因素。 (3)独特之处: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大量的调研数据,找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三个公共因子,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三个公共因子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解释能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对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能力的前提是把握融入困境和认清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其社会融入能力。 (2)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心理层面和经济层面已经上升成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再遵循传统思路仅仅关注其经济条件的改善,还要从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多方面入手。

作品摘要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农民工群体内部呈现出日趋显著的分化,新生代农民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为一类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特征,但由于种种限制和制度性障碍,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加强对其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了解,提升他们融入城市的能力。本文以陕西省11个地市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维度来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对经济环境的关注程度明显降低,对心理需求和社会认同的需求显著提高。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分析,希望以此进一步引起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和讨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4). [2] 赵智晶等.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2). [3] 胡荣等.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公平感[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 王春光.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J].人口研究,2010,34(2). [5] 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4). [6]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 (1). [7] 孙永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8] 章国曙.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与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5).

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座谈、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问卷调查在陕西省11个市区展开,采取分层不等比抽样方法,即在陕西省内按照地市划区,对11个地市不按照固定比例进行的抽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主要从社会结构、社会网络、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学者们主要将这一问题置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去考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结构。 张时玲(2006)认为“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导致他们被排斥在城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之外。钱文荣、张忠明(2006)认为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城里人的明显差别使得城市内部形成了“新的二元社会结构”,农民工仍遭受严重的不公平待遇,成了最缺乏保障的弱势群体。 从社会网络角度来看,曹子玮(2003)认为农民工的社会关系在离开乡土社会之前主要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离开之后会在原有初级关系网络之上再建构以工具理性为取向的初级关系与次级关系网络。张时玲(2006)认为社会歧视、组织对农民工的关注不够、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的匮乏及自身的局限性是造成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原因。熊凤水、穆良泽(2007)分析了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作用,认为在以生存为特征的低层次阶段,强关系降低了构建社会网络的成本,而以发展为特征的高层次阶段,应选择性地使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 从文化心理角度来看,王春光(2001)通过部分省份的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希望得到最基本的公民待遇。许传新(2007)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发现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社会差异感、社会距离感,身份归属感不强,生活满意度总体不高。陈世伟(2008)通过对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城市归属感、社会接纳观与幸福感的考察,认为农民工在心理层次上的适应比较低。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市融入的条件、动力、问题、对策等方面,缺少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侧重理论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很少。因此,为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本文将从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困境入手,掌握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生活、心理方面的真实情况,从而为因子分析和SEM模型分析奠定基础。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