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安徽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脑卒中、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子。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速度较快;高血压是由多基因和多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高血压病在我省农村的流行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应用中医药在农村进行高血压病防治的对策,旨在为农村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
详细介绍:
据2006年5月公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目前中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其中18 -59岁劳动力患者达1.1亿。由于其患病率高,并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缺血损害,成为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了解高血压发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必要前提。为了解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发挥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优势,特开展本次研究。作品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得到安徽省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以及可能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吸烟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无规律性、精神压力大、年龄大、饮食偏好多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关联,是高血压的危险因子。并探讨了应用中医药开展农村高血压防治的对策等。 研究结果为开展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如提示有关部门在实施该病的预防控制时,应针对主要且易于改变的危险因子,如吸烟、饮食等因素,加强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同时,大力宣扬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方法,推广传统保健方法防治高血压,以减少农村地区高血压的发生率,并做好现患高血压病人的日常保健工作。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特征,分析中医药用于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的对策。 基本思路:抽样获取安徽省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农村居民高血压病的报告发生率,比较患病与未患病人群的行为生活方式,作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探索与高血压发生有关的因素;分析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特色和优势,探讨运用中医药进行农村高血压防治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研究对象获得方法科学、调查所用问卷制作精确,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重输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查阅并分析了大量中医药文献。 先进性: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水平相对较低,很少意识到行为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等疾病的影响。本作品可望探讨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影响情况。 独特之处:本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探讨了中医药在农村高血压防治中的优势和对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得到安徽省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以及可能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并探讨了应用中医药开展农村高血压防治的对策等。 研究结果为开展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如提示有关部门在实施该病的预防控制时,应针对主要且易于改变的危险因子加强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同时,大力宣扬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方法,推广传统保健方法防治高血压,及做好现患高血压病人的日常保健工作。

学术论文摘要

共有3014名居民接受调查,其中患高血压者307人,报告患病率为10.19%,男、女居民的报告患病率分别为10.21%和10.16%;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不同年龄组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其高血压患病率较低;不同职业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常抽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抽烟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高血压患病率低于不参加锻炼者;睡眠质量越好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低;多食用水果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食用荤油多、饮食偏好数多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无规律性、精神压力大、年龄大、饮食偏好多等为高血压的危险因子。中医养生、食疗药膳等在高血压预防中可发挥重要作用,辨证施治和标本兼顾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特色。提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形势不容乐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而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丁忠明,周丽鸿,叶学民. 湖州市南浔区农村人群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9):769. [2]张岚,张庆军,李阳,等. 湖北省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病流行现况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1):29. [3]陈召起,王永霞.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切入点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 7(2):208. [4]何志良.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81. [5]扎瓦德, 宋美扬等.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J].吉林中医药,2009,29(5):383,384 [6]林青,陶然.中医养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7]蔡鸣.心脑血管病食疗本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医学出版分社),2008. [8]叶明花,蒋立生,曹征.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3):3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且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缺血损害,是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据2006年5月公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目前中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残性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正以较快的速度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小。 一般认为高血压是由多基因和多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新环境下,高血压的患病特点是否发生改变,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除了较为公认的,如吸烟、高盐饮食、年龄大等因素外,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影响因素,如生活的规律性、睡眠的质量、饮食偏好等因素;但这些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尚不很清楚。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及慢性病调理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其治未病的疾病防治思想尤为值得推崇。但中医药在农村基层中如何应用于高血压的防治,目前尚缺乏相关的科学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高血压病在我省农村的流行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应用中医药在农村进行高血压病防治的对策,旨在为农村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