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从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这一视角,针对我国1980-2009年的年度数据,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区制。考虑到可能存在区制转换,通过引入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识别是否存在区制转换。同时,对各样本区间进行财富效应和李嘉图等式的稳健性检验,以确定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是如何成立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得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
详细介绍:
本文从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这一视角,针对我国1980-2009年的年度数据,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区制。考虑到可能存在区制转换,通过引入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识别是否存在区制转换。同时,对各样本区间进行财富效应和李嘉图等式的稳健性检验,以确定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是如何成立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得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从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这一视角,针对我国1980-2009年的年度数据,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区制。考虑到可能存在区制转换,通过引入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识别是否存在区制转换。同时,对各样本区间进行财富效应和李嘉图等式的稳健性检验,以确定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是如何成立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得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理论方面,本文在决定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的基础上考察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实证方面,运用马尔科夫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识别内生的结构转变。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国际上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前沿,还没有应用到我国的政策研究中来。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二者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如何?是财政政策主导还是货币政策主导?以及价格决定中的政策作用是否具有阶段性特征?就此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管理很有价值。

作品摘要

首先,本文选取1980-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MS-VAR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1980年-1997年间,价格为货币政策主导区制;之后为财政政策主导区制。其次,为检验该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对李嘉图等式和财富效应进行分样本区间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选取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利用MS-OLS模型检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价格的关系,发现我国互补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物价上是有效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已投稿于《金融研究》,已录用。

参考文献

[1] Bajo-Rubio, O., Díaz-Roldán, C. and V. Esteve, 2009, “Deficit sustainability and inflation in EMU: An analysis from the fiscal theory of the price level”,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5, pp. 525 -539. [2] Bohn, H., 1998, “The Behavior of U.S. Public Debt and Defici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 pp. 949 - 964. [3] Canzoneri, M., Cumby, R. and B. Diba, 2001, “Is the Price Level Determined by the Needs of Fiscal Solven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5), pp.1221 - 1238. [4] Davig, T. and E. Leeper, 2006, “Fluctuating Macro Policies and the Fiscal Theory”,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06, MIT Press, pp. 247-298. [5] Davig, T. and E. Leeper, 2009, “Monetary Policy-Fiscal Policy and Fiscal Stimulus”, NBER Working Paper No. 15133. [6] Faveo, C. A. and T. Monacelli, 2003, “Monetary-Fiscal Mix and Infl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U.S”, IGI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34.

调查方式

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逻辑上,区制的识别方法是检验政府跨期预算约束(PVBC)是如何成立的,是通过财政基本盈余的调整,还是通过价格水平的调整来实现。前者符合MD区制,后者则符合FD区制。据此,直接的实证做法主要有两个:(1)后视法(Bohn,1998):在MD区制中,当期的财政基本盈余与GDP的比重会受到前一期债务与GDP比重的正向影响;(2)前瞻法(CCD,2001):在MD区制中,当期的基本盈余与GDP比重的上升会导致下一期债务与GDP比重的下降。   由于后视法(Bohn,1998)是在均衡价格时对区制的判断,此时PVBC都是成立的,这使得两种区制下财政基本盈余和债务之间的关系都是正的,因此令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不准确。一个有效的实证检验方法应该是检验非均衡价格路径时财政基本盈余与债务的关系。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中是不可操作的。作为前瞻法的重要代表,CCD(2001)认为,当各期财政基本盈余自相关为正,且未来负债与当期基本盈余为负时,可以判定属于MD区制;当各期财政基本盈余自相关为正,且未来负债与当期基本盈余不为负时,可以判定属于FD区制。但当各期财政基本盈余自相关不为正时,则无法识别具体区制。   Bohn(1998)和CCD(2001)对美国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均不支持FTPL。Tanner和Ramos (2003)对巴西1991-2000年的研究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内,价格是由财政政策主导的。Fialho和Portugal (2005)运用同样的方法,从政策相互替代关系的角度,认为巴西在1995年1月至2003年9月一直是货币主导的政策区制。Afonso (2005) 利用欧盟十五国在1970-200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样本区间内李嘉图区制都成立。Creel和Bihan (2006)对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类似CCD(2001)的结论。   不同于以上方法,Davig和Leeper(2006,2009)加入可变的政策规则假设,对美国的数据进行检验,在不同的年份,表现为不同的政策组合。Favero 和Muscatelli(2003)使用马尔科夫转换方法估计美国财政政策的反应规则,认为财政政策在1987年发生了结构性转变:1987年以前是非李嘉图区制,即财政主导区制;其后是李嘉图区制,即货币主导区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