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以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他们的孤独感、社会支持、自尊、状态-特质焦虑现状及其成因,并提出基于调查结果的解决潮汕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为有关部门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辅导计划和建设幸福广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详细介绍:
(1)在社会支持总分方面,父母均在外打工组儿童得分显著低于父亲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儿童。(2)三组留守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孤独感存在差异,父母均在外打工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但父亲在外打工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母亲在外打工组得分均高于其他组,但只有与父亲在外打工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个体焦虑水平之间存在差异。(4)在自尊方面,父母均在外打工组、仅父亲在外打工组、仅母亲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四组儿童间在自尊调查表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潮汕地区,外出谋生的父母应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家庭支持,并加强与孩子的联系与交流,让留守儿童更好地体验到来自社会和父母的关爱,同时缓解内心的孤独感体验。

作品图片

  •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与非留守儿童作比较来考察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有关部门制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幸福广东供参考依据。基本思路:运用相关心理量表调查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基于调查结果的解决潮汕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独特之处:目前对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少。本课题将实证研究与潮汕区域文化相结合,研究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创新之处:运用相关心理量表,在潮汕区域文化背景下研究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成果丰富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对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潮汕样本证据;同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潮汕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为有关部门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辅导计划和建设幸福广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品摘要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孤独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自尊调查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随机抽取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农村地区五年级和七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在社会支持总分方面,父母均在外打工组儿童得分显著低于父亲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儿童。(2)在儿童孤独方面,父母均在外打工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但父亲在外打工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母亲在外打工组得分均高于其他组,且与父亲在外打工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农村留守儿童个体焦虑水平之间存在差异(4)在自尊方面,母亲在外打工组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组、父亲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儿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1月,在韩山师范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2011年4月,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辛自,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J].2001,33(5):442-447. [3]魏运华.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05,29(1):29-36. [5]纪中霞,陈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论坛,2008(5):49~52. [6]潮汕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潮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7] 王长虹,从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5~66. [8]辛自,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33(5):442~447.

调查方式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孤独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自尊调查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随机抽取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农村地区五年级和七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进行个别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期。留守儿童一词最早是由一张(1994)在《留守儿童》中提出来的。当时是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呈风起云涌之势。大批农民工的进城也导致了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到2004年,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较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蒋忠、柏跃斌的《“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其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分居有直接关联。此后,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逐渐展开。周宗奎等人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较明显的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等 ,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 ,小学生尤其女生表现最明显。王良锋调查发现,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整体孤独感要强于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即随年级增加,留守儿童孤独感呈递减趋势。刘正奎发现,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两者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焦虑水平与父母离开时儿童年龄的大小以及父母与儿童联系的频次有关。郝振等人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在自尊处于明显的劣势,非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明显高于留守儿童。 近15年来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不明确。以往的研究和报道中曾出现过“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空巢儿童”等称呼。目前留守儿童概念中一些基本特征,如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年龄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造成留守儿童概念边界的缩小或扩大。其次,部分研究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把留守儿童定义为问题儿童,认为留守现象对农村留守儿童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三,一些研究专注于本学科领域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使留守儿童研究缺乏整体性和深入性。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不仅需要学者的关注,更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 与留守儿童概念类似的研究多见于西方学者对移民的相关论述中。研究表明移民家庭中的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愤怒,悲伤,躯体化反应,更多犯罪行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