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应用于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异体输血存在风险,而血液回收也存在一定技术缺陷,大量回收的自体血回输后出现一定并发症,使该技术受到一定限制。我们研究的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技术,避免了重大手术中由于患者出血量过多、过快、血源供应不及或因血源缺乏造成的生命危险。同时,使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变得更为科学和安全。
详细介绍:
经过近百年的临床实践,异体输血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其可怕的副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和恐慌。输注异体血可引起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荨麻疹和休克等)、免疫抑制甚至免疫功能低下 (骨髓抑制、造血功能低下等),输错血型可致死。另外,异体输血还可引起乙 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国外80年代输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凝血因子制剂的重型血友病人,90%以上感染艾滋病毒。在欧美,丙肝病毒感 染占输血后肝炎总数的90%左右。异体输血后感染率占4-27%。我国是肝炎大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超过了1.2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非常惊人,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在18-26%不等。我国输异体血后肝炎发生率为10-20%,个别地区及医院则高达60—70%。据同济医院统计,异体输血后患肝炎的病人,有61.56 %转变为慢性肝炎,有的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提示异体输血带来的肝炎,其治疗非常困难,预后不佳。 自体输血有两种,其一是贮血式自体输血,是指于手术前采集病人血液, 经抗凝等处理后保存起来,于手术中或手术后回输给病人本人;第二种自体输血是回收式自体输血,主要是把手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后再回给病人,目前的主流是应用血回收机。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主要适用于预计术中出血较多的各类手术,如骨科大手术,如脊柱手术,全髋置换术等;心血管手术,如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急症手术,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大失血;器官移植手术;脑外科手术,如脑动脉瘤手术;术后无污染的引流血;不能输异体血的病人,如有宗教信仰者。而自体血回输有以下情况应禁忌,如污染的血液尽量不要回输;积血在体内超过6h及开放性创伤超过4h有溶血和被污染的危险,不能回收;使用胶原止血物质的病人应慎用,有导致血栓甚至死亡的危险;恶性肿瘤患者回输后可能有继发转移的危险,应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综合以上所述,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已开始用于外科手术的各领域,并已取得了巨大成效,尤其是在缓解血源紧张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控制性降压是用于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条件、减少输血量的常用麻醉技术。传统控制性降压技术,使用硝普钠、硝酸甘油、三磷酸腺苷等降压药,虽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快速耐药性、氯化物中毒、停药后血压反跳现象等。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μ受体激动剂。它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且不依赖肝肾功能,麻醉后苏醒迅速。丙泊酚也是目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ICU危重病人镇静的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它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因两者都有麻醉作用,故瑞芬太尼-丙泊酚常联合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目前关于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术中控制性降压的研究越来越多,堪萨斯大学利用神经轴突完整和无神经支配的压力感受器的兔子,快速注射1、2、5μg/kg瑞芬太尼,研究瑞芬太尼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机制时提示,瑞芬太尼通过兴奋中枢迷走神经和外周阿片μ-受体引起血压和心率下降。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循环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使血压和心率均呈现显著下降;同时,两药具有协同作用,使降压作用进一步增强。 本研究中,我们充分发挥了瑞芬太尼-丙泊酚两药物的麻醉和降压效能,使麻醉药物和血压控制融为一体,并利用其控制性降压这一效能联合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结果表明,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血液收集和回输,并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取得了病人出血量减少、异体输血量减少、病人输注回收式自体血费用比等量异体血费用明显减少的临床效果。另外,实验显示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前后血液各项指标正常,不良反应少;麻醉过程中所有病人行ECG、HR、SpO2、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监测,各项检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显示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应用于回收自体血回输安全可靠。实现这一联合应用技术的推广,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大程度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作品撰写目的: 我们研究的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技术应用于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可显著减少异体输血量,减少异体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可为病人节约费用。 二、项目基本思路: 1、收集病例、采集标本、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记录实验数据; 2、计算病人因输血而花费的费用,资料统计,并做部分补充实验; 3、术后随访,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 目前,国内外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已经成熟。麻醉手术中实施血压控制,可显著减少手术失血。两种技术相结合既节约了血源,又避免了输异体血可能传播的疾病。 先进性: 我们创新性地将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与血压控制技术联合应用于临床。 独特之处: 1、“瑞芬太尼、丙泊酚术中血压控制技术”使大手术失血量显著减少; 2、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突破了异体输血和单纯自体血回输的观念;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实用价值: 我们研究的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方法简单,迅速,方便。此方法比单纯自体血回输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费用和降低大量自体血回输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更加有效。 二、现实意义: 我国血源已多次告急。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更为有效缓解血源紧张、节约病人费用和减少异体输血相关性疾病方面的输血方法,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学术论文摘要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人类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有效解决了血源紧张问题。同时,无异体输血反应,并发症少;可避免异体输引起的疾病传播; 不产生对血细胞、蛋白抗原等血液成份的免疫反应;无需检验血型的交叉配血,无输错血型之虞;可解决特殊血型(如叫阴性)病例的供血问题;红细胞活力较库血好,携氧能力强,提高大出血时的紧急抢救成功率。但大部分自体血液回收机只能回收手术失血中的红细胞部分(约占全部失血的40%),大量回收的自体血回输后可发生相关并发症,使该技术受到一定限制。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技术,避免了重大手术术中由于患者出血量过多、过快、血源供应不及或因血源缺乏造成的生命危险。同时使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变得更为科学和安全。 本研究既缓解了血源的短缺状况,又是抢救大出血病人及稀有血型病人的有利手段,减轻了血库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能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助于解决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雷恩骏,唐淑新,徐琳,刘征宇.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 麻醉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5):61-63. [2] Ozkose Z,Yalcin Cok O,Tuncer B.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recovery profile and early postoperative pain control and costs of remifentanil versus alfentanil-base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J].J Clin Anesth,2002,14(3):161-168. [3] Trwersky R S,Jamerson B,et al.Hemodynamics and emergence profile of remifentanil versus fentanyl prospectively compared in a large population of surgical patients[J],J Clin Anesth,2001,13(6):407-416. [4] Konstantinos S,Georigios I,Konstantinos Kazakos, Miltiadis Papaioakim, Theodora Gioka.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different autotransfusion methods versus control group in total knee replacement[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10,130:733-737. [5] 陈志良,任培土,阮新贤.自体血液回收在腹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471-472. [6] 张萍,刘勤.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5):419-420.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于自体输血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如,Konstantinos S等在对术中术后自体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与传统异体输血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中发现,自体血回输相对异体输血更加安全可靠,并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供血。Hirano T等在研究肿瘤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的应用中有很大进展,他们将原发性肝癌需要肝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术中异体输血和自体血回输方法,并在术后进行10年随访对其安全性进行比较,得出自体血回输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Ⅰ期和Ⅱ期病人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率。我国学者陈志良等在研究自体血回输在腹部创伤外科急救中,对回输红细胞前后的一系列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腹部创伤性内出血患者通过自体血液回收,在手术中就及时地有效扩充了血容量,改善了血液循环,使手术期安然度过。对自体输血的研究,国内已经成为热点。但经科技查新,国内外未见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与控制性降压技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相关研究。 我们首次创新性地将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与申报者指导导师研究发明、处国内先进水平的“瑞芬太尼、丙泊酚术中血压控制技术”联合应用于临床,旨在探索一种可安全应用于外科手术病人,尤其在重大手术、可能发生大出血的手术中能更为安全应用的自体血回输方法。与国内外已有的同类技术相比,操作更简单,更安全可靠。在节约开支,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面对国内血源紧张 、血库告急的基本现状,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