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教育”的模式初探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是用一个新兴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来研究分析现今中国普遍存在的农村“隔代教育”问题,并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来设计解决方案。
详细介绍:
在我国,随着农民工数目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而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型的专业,具有“助人自助”的特色,包含家庭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具有很强的实务操作性,将其运用于解决农村“隔代教育”问题既可以解决现实问题,也可以发挥好该专业的现实作用。本作品的提出,从新的角度,运用新型专业知识、技能等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其新颖独特之处。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我国,随着农民工数目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而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型的专业,具有“助人自助”的特色,并具有很强的实务操作性,将其运用于解决农村“隔代教育”问题既可以解决现实问题,也可以发挥好该专业的现实作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通过参与教育部一般项目《社会工作介入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课题组联合组织的2010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活动,对南漳县S村的进行了实证考察,并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了较多的资料和感悟,将所学专业知识切实与用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使得该专业可以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了解和认可,逐步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职业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则可能会产生一些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影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农村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儿童的教育对于国家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是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是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将两者结合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作品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逐渐成为了农村的主要人员,而同时父母也将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交给了老人(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监护人,产生了“隔代教育”。在当前,由于诸多因素造成了老人对留守儿童不能进行有效地教育和互相沟通,而将社会工作介入其中可以针对“隔代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展开辅导和帮助。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获得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和教育部一般项目《社会工作介入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课题组联合组织的2010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活动一等奖; 2、发表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七期; 3、获得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

参考文献

①王文晶 李卉 王瑞娟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21卷第5期 ②吕绍清,留守还是流动[M].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7年 ③郑杨,对中国城乡家庭隔代教育抚养问题的探讨[J], 学术交流,2008年第9期 ④《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J], 中国网,2008年5月6日 ⑤“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J] , 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3期 ⑥谢文媛,浅析留守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08年第22期

调查方式

走访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我国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关于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以王思斌教授为代表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的提出,关于社会工作在实际中的运用这方面的文章却少之又少,主要有王思斌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谭祖雪、杨世箐、张江龙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研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徐璐的《大学生就业辅导与社会工作介入》;官修光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索》;陈军华; 谷金阳; 章晓的《基于AHP和模糊评价法的四川震区社会工作介入与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多,主要有戴丽君的《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成因分析》;刘玉春; 邓美娇的《对农村隔代教育的忧思》;向仕平的《农村隔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顾燕燕的《谈农村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及思考》;邱爱芳的《农村隔代教育浅议》等。 虽然关于社会工作与农村“隔代教育”的各自研究有不少,但是有关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教育”的研究却不多见。这也是本文最大的一个亮点,用一个新兴专业的视角来研究分析现今中国普遍存在的农村“隔代教育”问题,并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来设计解决方案。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