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对沈阳部分大学迁移到郊区现象的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现今越来越多的大学向城郊迁移,带动了其周边各个行业的发展,还促进了该地区的文化储存,文化传播和交流。该文详尽的将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了大学迁往郊区现象的具体影响。
详细介绍: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纷纷在城郊兴建新校区,因而形成了聚集多个大学的郊区新城。沈阳主要有南北两个大学城,即浑南大学城和沈北大学城。很多大学的老校区的硬件设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这些大学由市中心迁移到了浑南和沈北两个地区,形成了以如今的浑南大学城和沈北大学城。这两个大学城都位于城市边缘,远离市中心。 该调查共分为四大方面:经济、交通、文化、房地产,系统全面分析了大学郊区化现象对城市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为今后的大学郊区化研究做了一个远景的展望。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从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以浑南大学城和沈北大学城为主要调查对象,详尽的从经济、交通、房地产业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调查与总结。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利弊分析,为未来的大学的郊区化趋势做了一个远景的规划。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自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的存在形式由城内城模式逐步向边缘区模式转化,这种现象必然会对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主题,我们综合采取了调查问卷、随机采访、亲临实践等方式来进行深入的研究,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城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大学向城郊迁移带动了其周边各个行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该地区的文化储存,文化传播和交流。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大学存在模式,又不免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城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作品摘要

大学建设在城市边缘地区则为边缘区模式,它可以利用城市边缘地区廉价的土地,还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人文精神,与城市中心的联系方便,又可以利用城市中心的设施和服务。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大学城属于这一类。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市内部的高等院校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更好的发展,许多高校纷纷迁到城市郊区集聚。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尚未以任何形式发表

参考文献

[1]大学城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对策研究, 王 嵩,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2] 大学城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陈晓露,重庆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3] 新兴大学城商业空间规划研究,陈丽敏,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4] 大学城区位研究,肖玲,经济地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年03月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对大学城研究侧重于大学城如何实现与社区的融合、大学城与社区的互动 、大学城环境下的教育发展、大学城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异和大学城本身的特点等方面。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收集、分类、整理,我们发现对大学城的研究内容和角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大学城如何实现与社区融合、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社区形成互动发展。 (2)研究大学城所处地理位置的历史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3)研究大学城发展方向与周边零售业的发展关系。 总体来看,上述研究分别从社会学、地理学、教育经济学角度研究大学城现象,集中在国外大学城的演变历史案例、周边社区关系与经济影响、及其成因特征方面,为国内大学城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