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作品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通过实地调查、人员访问、文献收集等途径.针对当前福建江西四地“自立门户”地保护、开发朱子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分析调研,提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四地区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可行性,提出具有实际现实意义的策略,指出四地区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可行性,提出福建江西四地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各种机制,肯定研究将带来的深远影响及积极意义。
详细介绍:
本作品属于社会文化领域的实证研究项目,涉及到社会科学文化价值理念,又与我国传统文明“理学”息息相关。 作品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通过实地调查、人员访问、文献收集等途径,在社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四地区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可行性,指出四地区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可行性,提出福建江西四地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各种机制,肯定研究将带来的深远影响及积极意义。 在文化理念与经济发展之间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旨在针对当前社会中对朱子文化的高度重视,强调其对精神文明的贡献率及和谐社会的推动力。 一、课题提出——作品背景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竞争成为了综合国力鉴定的重要指标。做好、做强传统文化特色研究,对传统文化的特色进行深层次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是一大关键。 朱熹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座里程碑。他既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又是一个教育学家和文学家。朱子理学,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筑了中国宋代至清代(13世纪至20世纪)700多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影响远及东亚和欧美诸国。 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中提出“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保护发展朱子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的要求,明确提出加强朱子文化的保护、挖掘力度。所以本课题组提出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文化遗产机制研究的针对性措施,旨在更好的保护和弘扬朱子文化,促进海西建设,更好更快地实现它走向世界之梦。 二、作品研究对象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的分析 (一)朱熹和朱子文化自身价值 朱熹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座里程碑,创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 理学与以往儒术不同在于:(1)强调人们遵守礼治秩序的自觉性;(2)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朱熹思想对后期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朱熹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导思想,直至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仍对知识分子产生重要影响。 (二)朱子文化遗址的价值 1、朱子文化遗迹较完整展示朱熹一生生活和学术活动 2、朱子文化遗迹的审美和旅游经济价值 (三)从武夷山“双遗”申报成功看作品可行性 武夷山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遗产专家对武夷山的遗产价值有一段这样的评价:武夷山是朱子理学(后孔子主义)的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 武夷山作为双重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朱子文化占有很重分量,评价非常高。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时,关于朱子文化遗产的给予实物不多,却得到很高回报。可见,两省四地朱子文化遗迹远比当时武夷山申报时完整、多得多。所以,作品可行性非常大。 三、作品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 (一)两省四地对朱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1、朱熹祖籍地婺源。如婺源紫阳镇新建村的“朱氏一世祖墓” ,三都村的“朱绯塘”、高砂石头崛村的“朱氏家庙”、等都是县重点保护对象,列入县保、省保文物单位,并对其进行修葺; 2、朱熹出生地尤溪。尤溪县将朱子文化的开发利用作为该县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了“打造朱子文化城”的战略口号; 3、朱熹生活和学术活动主要地武夷山。武夷山基于“双遗产”身份,本地在打造朱子文化时,运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着力凸显朱子文化内涵的形象性和可塑性; 4、朱熹晚年生活和归宿地建阳。建阳市政府在考亭书院石牌坊所在地重建了朱子祠,开发考亭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建设朱子旅游休闲度假区被列为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二)各地对现有朱子文化遗迹保护、开发的利弊 1、现有朱子文化遗迹保护的优越性 2、现有朱子文化遗迹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朱子文化资源没有很好整合,打不响文化品牌;(2)缺少四地整体规划,有序推进,高效协调的政府机构;(3)区域整体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观念还应加强;(4)文化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受到一定的破坏;(5)朱子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6)保护、开发朱子文化资源的资金不足。 四、实施计划——探索总结作品研究的措施 提出总体计划方案: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一)实施计划的依据 1、借助武夷山的“双遗产”成功经验; 2、地缘临近,有许多共识和共同利益; 3、缓解两省发展朱子文化的资金短缺问题。 (二)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由中央、福建、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协调成立朱子文化申遗工作小组; 2、成立专门负责日常修复工作的专家小组,由这个小组统一规划,对遗迹进行修复和保护; 3、加强对朱子文化的研讨和宣传; 4、把朱子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统一起来; 5、把两省四地现有的文化大项目与朱子文化对接。 五、评估计划——作品研究的意义 (一)作品的重大文化价值 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使朱子文化精髓、朱子文明意识进一步渗透到国人的思想中,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力量,特别是朱子文化走向世界。 (二)作品的重大经济价值 推动各地文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使朱子文化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最大化,带动周边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三)作品的重大政治价值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促进两岸同胞文化交流,通过文化认同,加快两岸和平统一。 六、后记 七、附件 (一)访谈录 (二)个案分析——五夫里案例分析

作品图片

  • 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 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 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 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 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 朱熹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璀璨遗产之一,是世界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朱子文化的保护、挖掘力度。课题组通过实证研究等方式提出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研究,最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朱子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基本思路: 1、发现问题;2、分析探究;3、评估决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和先进性: 1、作品研究的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契合; 2、作品的研究注重实地调研和考察; 3、项目研究地域的地理位置便于各种实证研究的开展和深入; 4、课题研究定位科学,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闽赣两省四地联合申报朱子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及其机制的研究; 独特性: 1、研究视角独特; 2、实证研究价值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增进两岸友好关系。 2、在文化理念与经济发展之间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促进朱子文化的保护力度,弘扬广度,同时也带动相关经济体更好更快发展。 3、为两省四地相互扶持、相互促进构建了桥梁,有利于统筹各方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力量。 5、有利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使我国文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发展。

作品摘要

本作品属于社会文化领域的实证研究项目,涉及到社会科学文化价值理念,又与我国传统文明“理学”息息相关。 作品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通过实地调查、人员访问、文献收集等途径,在社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四地区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可行性。在文化理念与经济发展之间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旨在针对当前社会中对朱子文化的高度重视,强调其对精神文明的贡献率及和谐社会的推动力。 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初期的广泛调查研究和资料文献的收集,对当地朱熹文化的开发现状和规划进行访问,并实地走访朱熹文化在当地的遗留和表现,肯定朱熹这一伟大理学家对我国乃至世界作出的深远影响,针对当前福建江西四地“自立门户”地保护、开发朱子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分析调研,提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根据这些调研结论,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其根本原因和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各种论证提出具有实际现实意义的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可行性评价,指出四地区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可行性,提出福建江西四地联合申报朱子文化世界遗产的各种机制,肯定研究将带来的深远影响及积极意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0(08) [2] 高小康.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J]人文杂志.2006(2) [3] 王斯敏,耿建扩.让非遗在“迈步走”中焕发青春[N].光明日报.2009-09-14 [4] 鲍展斌,戚家静.论文化遗产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0(9) [5] 束景南.朱子大传[M].商务印书管.2003 [6] 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座谈会;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朱子文化遗产在中国福建、江西四地孕育、形成和发展。本课题研究不仅能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与理学思想文明有着直接的、实质性的联系,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第3、5条标准。中国政府推荐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近年来,政府在在闽北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中,都有明显作用。我国的主要手段是进行文化的考察和检测,如:2006年6月,由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学生对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联合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和监测。此调查既源自于朱子理学与武夷山文化本身的关系,使预先的设计和分工与这次考察监测后期的论文制作统一起来。武夷山景区还专门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统一管理景区内文化遗产。为及时掌握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武夷山采取了“人员交流、技术合作、资源共享”的办法,加强文化遗产监测,与厦大、农林大、师大、华大、中山大学、中科院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卫星遥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与建设部、省建设厅三级管理监测体系,对景区的朱子文化遗产进行动态监控,形成了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国务院在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中提出 “重点保护发展朱子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的要求,明确提出加强朱子文化的保护、挖掘力度。目前,我省形成了以朱子文化为文化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路,做到了科学定位、精心规划,保护和挖掘朱熹文化遗产,打造“朱子文化”品牌,有效地整合各地资源,经强强联合、协同发展,使我省原来散乱的小朱子文化圈变成规模大,使我省朱子文化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最大化。 国外对于同类课题的研究,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文化遗产,提出无形文化财产的概念,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它的范畴和保护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舆论监督体系完善,确保了各项制度实施的公平、公正。如法国在制定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非物资文化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研究上由来自大学、研究机构、文化团体的专职专家以及政府聘请的非专家包括普通群众组成,各省长、市长及国家文化财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交由他们论证,委员们将进行项目调研并撰写提交调查报告,通过审议后最终确立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同时设立的“文化遗产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国民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