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对医学院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取多级随机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以535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3名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男女间和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详细介绍:
目的是对医学院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取多级随机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以我校535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制的医学生心理测试一般信息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3名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男女间和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作息不规律、考试因素、应激性事件、同学关系、宿舍环境、睡觉迟等,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对医学院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取多级随机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以535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制的医学生心理测试一般信息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由于医学生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心理压力也较大,很容易产生睡眠质量问题,而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本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对某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分析,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具体措施和科学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睡眠质量问题不仅与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而且与身体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和死亡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关。大学生面临紧张的学习,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心身健康。为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和有关因素,旨在探讨睡眠质量与学习状况、心理压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作品摘要

目的是对医学院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取多级随机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以535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制的医学生心理测试一般信息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3名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男女间和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作息不规律、考试因素、应激性事件、同学关系、宿舍环境、睡觉迟等,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3月 大连医科大学第五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胡蓉芳,姜小鹰,林大熙. 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校医,2003 ,17∶2072208. 张平,杜文海.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实际应用. 疾病控制杂志,2001 ,5∶3182320. 白玉强,马雁平,高广春,等. 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1 ,3∶24225.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对此类课题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尚有不足,仍需完善。据我国不同地区报道,大部分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而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本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对某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分析,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具体措施和科学依据。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已被多数流行病学调查或临床研究所证实,但它们之间到底孰因孰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往不少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之间睡眠质量存在差异;最近国外一项研究则提出,男性与女性的睡眠质量并无差异,以往表现出的差别很可能是由于抑郁、焦虑的混杂而造成。本次研究结果支持男女性别间睡眠质量无差别的结论。调查还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无差别,这与以往研究不一致。也有研究认为,考试失败是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本次研究显示出类似结果。PSQI是由匹兹堡大学Buysse博士等编制而成,主要用于睡眠质量评价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刘贤臣等于1996年验证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而该量表在医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则未见有报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