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韩庙的变迁:从家庙、村庙到“国庙”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从一座家庙利用“文化遗产”的机遇得到国家政策承认后并进行注册转变为“国庙”的视角进行研究。从民众层面来看,韩庙的复建受当时国家政策的放松以及周边地区民间信仰复兴的影响。基层政府在民间信仰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实现国家政策的目的。底层民众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策略。最终底层民众成功做到将韩庙从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两方面进行合法化,而这一过程则标志着民间力量的崛起。
详细介绍:
本文从一座家庙利用“文化遗产”的机遇得到国家政策承认后并进行注册转变为“国庙”的角度切入,着重研究了韩庙从一座家庙发展为当地一座区域庙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基层政府与民间的紧张关系。研究发现,韩家庙的历史传承与传说,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韩庙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韩庙的复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民众层面来看,韩庙的复建受当时国家政策的放松以及周边地区民间信仰复兴的影响。基层政府在民间信仰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实现国家政策的目的;持有两套符号逻辑的村支书则是韩庙复建过程中的一支潜在支持力量。而韩庙复兴的过程同样是基层政府与村支书实践地方性逻辑的过程。底层民众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策略,对“迷信”进行新的阐释,并且将韩庙的发展处处与国家联系起来。韩庙抓住“文化遗产”的契机进而得到国家政策的许可,韩庙拥有了“合法的佛”与“心中的道、多神信仰”等多重身份。最终底层民众成功做到将韩庙从“无”发展到“有”,最后成为当地区域庙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民间将韩庙从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两方面进行合法化,进而让民间信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传承,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底层民众是民间信仰复兴的一种基本推力,这可以称之为存在于底层民众中的一种力量,这标着着鲁西南民间信仰复兴中一种民间力量的崛起。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传统民间文化逐渐得以复兴,这一现象引起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然而这种民间信仰变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又是哪种力量成为民间信仰复兴的基本推力?本文通过“深描”一座庙宇的变迁过程来反映民间力量是如何将韩庙从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两方面进行合法化,而这一过程则标志着民间力量的崛起。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方法,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笔者认为现有的文献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底层民众在民间信仰复兴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民间信仰的受众对象是民众,将庙宇展开复建的同样是底层民众。笔者通过“深描”一座庙宇的变迁过程来反映民间力量是如何将韩庙从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两方面进行合法化,而这一过程则标志着民间力量的崛起。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韩庙从家庙、村庙到“国庙”的地位转换为切入点,对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民间力量、基层政府与底层民众的复杂互动所形成的相互妥协和互惠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我国正确处理民间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合理引导民间宗教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作品摘要

本文从一座家庙利用“文化遗产”的机遇得到国家政策承认后并进行注册转变为“国庙”的角度切入,着重研究了韩庙从一座家庙发展为当地一座区域庙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基层政府与民间的紧张关系。研究发现,从民众层面来看,韩庙的复建受当时国家政策的放松以及周边地区民间信仰复兴的影响。基层政府在民间信仰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实现国家政策的目的;持有两套符号逻辑的村支书则是韩庙复建过程中的一支潜在支持力量。底层民众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策略。韩庙抓住“文化遗产”的契机进而得到国家政策的许可,韩庙拥有了“合法的佛”与“心中的道、多神信仰”等多重身份。最终底层民众成功做到将韩庙从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两方面进行合法化,而这一过程则标志着民间力量的崛起。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3]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A ].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0。 [4]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J],社会学研究2006,(1)。 [5]高永旺.重新审视中国民间宗教[J],科学时报 2007.3.15第B02版。 [6]杜赞齐.罗红光.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J],社会学研究,2001,(1)。 [7]牟钟鉴.对中国民间宗教要有一个新的认识[J],中国民族报 2008.11.11第006版。 [8]岳永逸.乡村庙会传说与村落生活[J],宁夏社会科学,2003,第4期,第91页。 [9]岳永逸.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以华北梨区庙会为例[J],社会,2008 .(6)。 [10]赵旭东.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J],社会学研究,2001,(2)。

调查方式

田野调查方法,选择一个固定的田野调查地点,综合运用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因此对韩庙复建的论述是放在鲁西南民间信仰复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深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郭于华提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复兴的民间信仰就是民间的“生存技术”和国家的“权利技术”的产物(郭于华,2000)。 王铭铭认为民间传统复兴是1979年以后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内在必然(王铭铭,2000)。高丙中提出“即使在国家留给民间的社会空间里一些仪式可以恢复,人们也可能自觉地改造这些仪式,或者是为了与国家和平相处,或者是为了利用国家把国家作为一种发展资源(高丙中,2000)。” 郑萍认为国家意识形态与民间信仰传统文化之间是大小传统由互相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文化创造的过程,同样增强了文化认同(郑萍,2005)。 耿羽对民间信仰的研究是通过考察一座解放军烈士庙的生成过程来呈现的,他认为“‘解放军’烈士能成为一个民间信仰是一个‘合力’的过程,是在众多阶层的支持下成为一个地方性的民间信仰(耿羽,2009)。” 袁松从情感视角来理解传统民间信仰在桂北农民公共生活中所起的基础作用和情感视角,认为“它型塑了全体村民对于村庄的深切认同与情感依恋(袁松,2009)。” 范可将布迪厄对象征资本的研究同其对闽南回族社区的若干建筑的‘再地方化’相结合,将这些建筑物当做某种象征性文本对待,认为在“开发地方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资源来重塑地方”的同时,“地方政府缺乏与群众的沟通,‘再地方化’体现了某种程度的专断(范可,2005)。”刘锡城指出“民间信仰是一种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故民众的民间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就羼杂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信仰的因素,有的甚至是民间信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基调和驱动力(刘锡城,2005)。” 景军将布迪厄对象征资本的研究同其对民间文化再生具体表现之一的寺庙重建中的知识角色的分析相结合,将“知识”列为四种特殊范畴:1、礼仪知识;2、文字知识;3、历史知识;4、政治经验,认为“它们构成了庙宇重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资源,与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同样重要”(景军,1998)。卢露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的角度来谈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她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她认为“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形式及对传统文化资本的开发不能破坏传统(卢露,2008)。” 邱国珍等通过宁村汤和信仰传承、演变和申遗的研究,得出“维护小传统的基本力量是民众”并且“汤和信仰的复兴是宁村地方传统的重构(邱国珍,2009)”。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