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现象的分析和探索
小类:
教育
简介: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一问题在本科院校设置的高职学院中显得尤为突出。课题组认为应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行人才培养的“2+1”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技能专家作兼职教师。国家应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义务和责任,出台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的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双赢”机制,消除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错位现象。
详细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特别是在国家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助推下,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改革创新,加强实训教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题组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它们对学校的意见是:应增加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目前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越来越多,技术和设备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学要贴近生产实际,多介绍企业实际应用的新技术。同时课题组还以毕业生和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学生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的意见是:基础课应适当减少或维持现状,以够用为度;技术基础课适当加强。专业课的教学要结合工厂实际重点介绍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实践教学要加强。毕业设计及论文要注重实际应用,避免形式主义,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做毕业设计及论文。 本文以某大学高职学院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对实训基地的成功建设和对实践教学的成功改革为借鉴,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针对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从而消除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现象。具体内容如下: 一、国家及社会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健全资金保证机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行人才培养的“2+1”模式,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实训,制订落实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确定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相关实训讲义、指导书,培训实训指导教师。同时开设仿真实训项目及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使“2+1”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与岗位技能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制定要突出特色。 三、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及质量建设,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技能专家作兼职教师,让生产一线最新的设备、技术直接进课堂。同时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相互沟通学习,取长补短,增加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使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四、应高度重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为节省资金,可通过多种渠道将相关企业中闲置或报废的典型设备搬迁至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义务和责任,出台有关鼓励支持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政策,应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双赢”机制。 综上,本文旨在针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错位现象,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提出改进和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来完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制,以使培养的高职学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作品图片

  •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现象的分析和探索
  •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现象的分析和探索
  •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现象的分析和探索
  •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现象的分析和探索
  •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现象的分析和探索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课题组通过初步调查研究、资料的汇总整理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尤其是本科院校设置的高职学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毕业生所提出的“毕业就上岗”的要求,二者之间产生了错位现象。针对这种错位现象,本文结合企业对高职学生的用人需求,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提出了改进和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来完善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制,以使高职毕业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作品的科学性:本课题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研究方向符合高职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此外,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学生问卷调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性较强,具有较出色的科学性。 2.作品的先进性:本课题符合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和企业岗位群的要求。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作品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高职工科类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特别是实践能力,满意程度仅为23%。因此本课题分析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2.作品现实意义:本作品以解决高职院校工科类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用人要求为突破口,分析了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错位现象,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使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作品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一问题在本科院校设置的高职学院中显得尤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现象。因此课题组对部分企业和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针对企业的需求,提出了改进意见: 一、国家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健全资金保证机制。 二、实行人才培养的“2+1”模式,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实训,制订落实实训计划、实训大纲,确定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相关实训讲义、指导书,培训实训指导教师。开设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毕业设计题目和课程。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技能专家作兼职教师,并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相互沟通学习,取长补短,增加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使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四、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可将相关企业中闲置或报废的典型设备搬迁至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国家应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义务和责任,出台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的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双赢”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消除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现象。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6号文件 [2] 国家教育部《关于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999年2号文件 [3] 国际在线(北京).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攀升 [4] 林 宇.围绕提高质量强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5] 刘占文,温景文.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调查方式

课题组以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等方式针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有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报告较多,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解决途径和方法,对实训基地建设也多有阐述,但大多集中在国家、社会、企业和高校等宏观层面,针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的研究报告较少。还有部分学者详细介绍了国外院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但由于国情不同,大多数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本科院校设置的高职学院适应度较差,可操作性不好。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